时间: 2025-04-25 22:5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56:14
原文展示:
官差捉船为载兵,大船买脱中船行。中船芦港且潜避,小船无知唱歌去。郡符昨下吏如虎,快桨追风摇急橹。村人露肘捉头来,背似土牛耐鞭苦。苦辞船小要何用,争执汹汹路人拥。前头船见不敢行,晓事篙题敛钱送。船户家家坏十千,官司查点侯如年。发回仍索常行费,另派门摊云雇船。君不见,官舫嵬峨无用处,打彭插旗马头住。
白话文翻译:
官府差役捉船是为了运载士兵,大船通过买通得以逃脱,中船则在芦港中潜藏躲避,小船却无知地唱着歌离去。郡府的命令昨天下达,官吏如虎般凶猛,快速划桨追赶,摇动着急速的橹。村民们裸露着肘部,捉住头来,背部像土牛一样忍受着鞭打的痛苦。他们苦苦辩解船太小有什么用,争执声激烈,路人都围观。前面的船见到这种情况不敢前行,明白事理的船夫收敛钱财送走。每家船户都损失了十千钱,官府查点船只如同等待一年般漫长。即使船只被发回,官府仍然索要常规费用,另外还派发门摊说是为了雇船。你难道没看见,那些官船高大却无用,只是在码头打着旗号停泊。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江苏太仓人,清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该诗反映了当时官府征用民船的残酷现实,体现了作者对民众疾苦的同情。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当时官府为了军事需要,强制征用民船,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痛苦。作者通过这首诗揭露了官府的暴政,表达了对民众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官府征用民船的残酷现实。诗中,“官差捉船为载兵”直接点明了主题,而“大船买脱中船行”则揭示了官府的腐败和民众的无奈。通过“中船芦港且潜避,小船无知唱歌去”的对比,诗人进一步强化了官府的暴政和民众的无辜。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村人露肘捉头来,背似土牛耐鞭苦”等形象的描绘,深刻揭示了民众的苦难。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揭露官府征用民船的残酷现实,表达对民众疾苦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通过生动的意象和鲜明的对比,诗人深刻揭示了官府的暴政和民众的无辜,呼吁社会关注民众的苦难,追求公平正义。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大船买脱中船行”反映了什么现象? A. 官府的腐败 B. 民众的无奈 C. 官府的暴政 D. 民众的无辜
诗中“背似土牛耐鞭苦”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比 D. 排比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揭露官府征用民船的残酷现实 B. 表达对民众疾苦的同情 C. 批判社会不公 D. 呼吁社会关注民众的苦难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