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8:04:04
原文展示:
临清大雪
白头风雪上长安,短褐疲驴帽带宽。
辜负故园梅树好,南枝开放北枝寒。
白话文翻译:
白发苍苍的我,顶着风雪前往长安,穿着简陋的短衣,骑着疲惫的驴子,帽子带子也显得宽松。
我辜负了故乡那美丽的梅树,南边的枝条已经绽放,而北边的枝条却依然寒冷。
注释:
- 白头:指年老。
- 风雪:指恶劣的天气。
-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代指京城。
- 短褐:简陋的衣物。
- 疲驴:疲惫的驴子。
- 帽带宽:帽子带子宽松,形容衣着不整。
- 辜负:对不起,未能珍惜。
- 故园:故乡。
- 梅树:梅花树,象征坚韧和美丽。
- 南枝开放北枝寒:南边的梅花已经开放,北边的梅花却还寒冷未开,比喻南北气候差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江苏太仓人,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临清大雪》描绘了作者年老时在风雪中前往京城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吴伟业晚年,当时他可能因某种原因前往京城,途中遭遇大雪,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诗中通过对风雪、衣着、驴子的描写,以及对故乡梅树的思念,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晚景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作者年老时在风雪中前往京城的情景。首句“白头风雪上长安”直接点明了时间和地点,以及作者的年龄和所处的环境。第二句“短褐疲驴帽带宽”进一步通过衣着和坐骑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的贫困和疲惫。后两句“辜负故园梅树好,南枝开放北枝寒”则通过对故乡梅树的思念,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白头风雪上长安”:直接点明了作者的年龄(白头)、所处的环境(风雪)和目的地(长安),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 第二句“短褐疲驴帽带宽”:通过衣着(短褐)和坐骑(疲驴)的描写,进一步展现了作者的贫困和疲惫,帽子带子宽松则暗示了作者的衣着不整。
- 第三句“辜负故园梅树好”:通过对故乡梅树的思念,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辜负”则表达了作者对未能珍惜故乡的遗憾。
- 第四句“南枝开放北枝寒”:通过对梅树南枝和北枝的描写,比喻南北气候差异,同时也隐喻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变化。
修辞手法:
- 比喻:“南枝开放北枝寒”通过梅树南枝和北枝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南北气候差异。
- 拟人:“辜负故园梅树好”中的“辜负”赋予了梅树以人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遗憾。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风雪、衣着、驴子和故乡梅树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
意象分析:
- 风雪:象征着恶劣的环境和艰难的旅程。
- 短褐、疲驴、帽带宽:象征着作者的贫困和疲惫。
- 梅树:象征着故乡和美好的回忆。
- 南枝开放北枝寒:象征着南北气候差异和作者内心的情感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白头风雪上长安”中的“长安”指的是什么?
A. 古代中国的首都
B. 作者的故乡
C. 一个普通的城市
D. 一个虚构的地方
- 诗中“辜负故园梅树好”中的“辜负”是什么意思?
A. 对不起
B. 珍惜
C. 忘记
D. 理解
- 诗中“南枝开放北枝寒”中的“南枝”和“北枝”分别象征什么?
A. 南北气候差异
B. 南北地理位置
C. 南北文化差异
D. 南北经济差异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
- 王维的《相思》:通过对红豆的描写,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吴伟业的《临清大雪》: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而吴伟业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诗选》:收录了吴伟业的诗歌,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