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4: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4:00
晨起登寺阁前山为雾覆微露山麓宛如平远偶书春物 张嵲 〔宋代〕
日出雾犹重,微茫认山麓。 远目疑可穷,澶漫如夷陆。 韶序日已深,时禽啭幽谷。 青林不受春,景气润脩竹。 日晴烟光乱,风澹水容渌。 闽岭农事初,荒泉被山曲。 耒耜没深泥,凫鸭欢相逐。 躬耕记往年,遭乱成羁束。 故园隔山河,桑柘犹在目。 丘陇谅荒芜,春归惟灌木。 囚拘怆兹晨,傥徉悲前躅。 缘情固攀援,理会何桎梏。 且寄终日閒,玩此春苗绿。
太阳升起时雾气依然浓重,隐约可见山脚。 远望似乎可以穷尽,广阔如同平坦的陆地。 春光日渐深长,鸟儿在幽谷中鸣唱。 青翠的树林不接受春天的到来,景气滋润着修长的竹子。 晴天时烟光缭乱,风轻水清。 闽岭的农事刚开始,荒泉覆盖着山曲。 农具陷入深深的泥中,鸭子欢快地追逐。 记得往年亲自耕作,遭遇战乱成为束缚。 故园隔着山河,桑柘依然在眼前。 坟墓想必荒芜,春天归来只有灌木。 被囚禁的早晨感到悲伤,徘徊中悲叹过去的足迹。 情感固然需要攀援,理解何需束缚。 暂且寄情于这一天的闲暇,欣赏这春天的绿苗。
作者介绍: 张嵲(1096-1148),字巨山,号紫微,宋代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个人境遇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清晨登高远望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故园的思念和对个人境遇的感慨。诗中融入了对农事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怀念和对战乱的无奈。
这首诗以清晨的雾气和远望的景色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故园的深切思念和对个人境遇的感慨。诗中“日出雾犹重,微茫认山麓”一句,以雾气浓重、山脚隐约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深远的意境。随后的“远目疑可穷,澶漫如夷陆”则进一步拓展了视野,表达了作者对广阔天地的向往。
诗中“韶序日已深,时禽啭幽谷”和“青林不受春,景气润脩竹”等句,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和谐。而“躬耕记往年,遭乱成羁束”和“故园隔山河,桑柘犹在目”等句,则表达了对过去田园生活的怀念和对战乱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故园的思念和对个人境遇的感慨,展现了宋代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清晨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故园的思念和对个人境遇的感慨。诗中融入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田园生活的怀念,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战乱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日出雾犹重,微茫认山麓”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诗中“躬耕记往年,遭乱成羁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诗中“故园隔山河,桑柘犹在目”中的“桑柘”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