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念奴娇》

时间: 2025-05-23 09:03:55

诗句

老来可喜,是历遍人间,谙知物外。

看透虚空,将恨海愁山,一时挼碎。

免被花迷,不为酒困,到处惺惺地。

饱来觅睡,睡起逢场作戏。

休说古往今来,乃翁心里,没许多般事。

也不蕲仙不佞佛,不学栖栖孔子。

懒共贤争,从教他笑,如此只如此。

杂剧打了,戏衫脱与呆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9:03:55

原文展示:

念奴娇
朱敦儒 〔宋代〕

老来可喜,是历遍人间,谙知物外。
看透虚空,将恨海愁山,一时挼碎。
免被花迷,不为酒困,到处惺惺地。
饱来觅睡,睡起逢场作戏。
休说古往今来,乃翁心里,没许多般事。
也不蕲仙不佞佛,不学栖栖孔子。
懒共贤争,从教他笑,如此只如此。
杂剧打了,戏衫脱与呆底。

白话文翻译:

老年时的喜悦,正是经历了人间的种种,透彻了物外的真谛。
看透了虚空,将那无尽的恨和忧愁,一下子化为乌有。
不再被花香迷惑,不再因酒而困扰,随处与志同道合的人交往。
吃饱了就去找睡觉,睡醒了就随便应付场面。
别再谈论古往今来,在我心里,并没有太多的事情。
也不去向神仙求福,也不去谄媚佛陀,不去学习孔子的教诲。
懒得与贤人争辩,让他们随意嘲笑,这样就好。
戏剧结束了,脱下戏服与那些呆板的人告别。

注释:

  • 谙知:熟知,了解。
  • 虚空:指无物的状态,这里可理解为世俗的纷扰。
  • 恨海愁山:形容忧愁的深重和广泛。
  • 蕲仙:向仙人求福;佞佛:谄媚佛陀。
  • 栖栖孔子:学习孔子的学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敦儒(约1095-1154),字子华,号白云山人,南宋诗人,擅长词,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

《念奴娇》创作于作者晚年,反映了他对世事的看透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体现了他对传统儒释道的超脱。

诗歌鉴赏:

朱敦儒的《念奴娇》以清新脱俗的风格,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全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而自然。诗人以“老来可喜”开篇,表明了自己对人生的态度,经历了许多世事后,他依旧能够保持一颗淡泊的心。对“虚空”的看透,显示出他对繁华的放下与释然。

在表达对世俗的超脱时,诗人通过排比手法,呈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既不被“花迷”,也不为“酒困”,可见其对人生乐趣的追求与陶醉。在“懒共贤争”中,诗人表达了对智者争辩的无所谓态度,强调了自己的自由与随性。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既有对人世纷扰的淡然,也有对内心平和的追求。最后一句“杂剧打了,戏衫脱与呆底”则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从世俗的舞台上退场,回归内心的真实状态,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老来可喜: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的阅历让人变得愉悦。
  2. 谙知物外:经历过世俗的纷扰,懂得了生活的真谛。
  3. 看透虚空:对生活的种种虚幻有了透彻的认识。
  4. 将恨海愁山,一时挼碎:不再被过往的痛苦和忧愁所困扰。
  5. 免被花迷,不为酒困:不再沉迷于感官的享受。
  6. 到处惺惺地: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处融洽。
  7. 饱来觅睡,睡起逢场作戏:生活随意,享受当下。
  8. 休说古往今来:不再纠结于历史与现实的纷争。
  9. 乃翁心里,没许多般事:内心安宁,不再被琐事烦扰。
  10. 也不蕲仙不佞佛:不追求虚无缥缈的精神寄托。
  11. 懒共贤争:不愿与智者争辩。
  12. 从教他笑,如此只如此:让他人随意嘲笑,随他去。
  13. 杂剧打了,戏衫脱与呆底:结束世俗的角色,回归平静的自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戏剧,形象生动。
  • 排比:通过对生活态度的列举,强调诗人的洒脱与自由。
  • 对仗:如“花迷”和“酒困”,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的洞察与豁达,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脱与内心的宁静,强调了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自我、享受生活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虚空:象征着世俗的空虚与无意义。
  • 恨海愁山:代表着人生的痛苦与忧伤。
  • :象征着美好而又短暂的享受。
  • :代表着放纵与迷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提到的“虚空”主要指什么?

    • A. 物质的空洞
    • B. 世俗的纷扰
    • C. 内心的宁静
    • D. 对未来的渴望
  2. 诗中“懒共贤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 A. 渴望争辩
    • B. 无所谓的态度
    • C. 追求智慧
    • D. 对贤人的崇拜
  3. “杂剧打了,戏衫脱”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 A. 诗人结束了世俗的角色
    • B. 诗人继续演戏
    • C. 诗人准备开始新生活
    • D. 诗人放弃了所有追求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
  • 《红楼梦》中的诗词:曹雪芹

诗词对比:

  • 《念奴娇》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反映了对生活的不同态度,前者更为淡泊宁静,后者则充满豪情壮志。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书籍)
  • 《宋代文学史》(书籍)
  • 古诗词在线数据库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华原磬-刺乐工非其人也 秋霖中过尹纵之仙游山居 戏和贾常州醉中二绝句 其二 伤春词 东院 云和 酬钱员外雪中见寄 早蝉 和钱员外青龙寺上方望旧山 思往喜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说一是一,说二是二 肀字旁的字 车攻马同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頁字旁的字 巨学鸿生 阜字旁的字 诐淫 血字旁的字 白字旁的字 众口熏天 处堂燕雀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活神活现 因机而变 弓腰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