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55: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55:27
《杜鹃行》
古时杜宇称望帝,魂作杜鹃何微细。
跳枝窜叶树木中,抢佯瞥捩雌随雄。
毛衣惨黑貌憔悴,众鸟安肯相尊崇。
隳形不敢栖华屋,短翮唯愿巢深丛。
穿皮啄朽觜欲秃,苦饥始得食一虫。
谁言养雏不自哺,此语亦足为愚蒙。
声音咽咽如有谓,号啼略与婴儿同。
口干垂血转迫促,似欲上诉于苍穹。
蜀人闻之皆起立,至今斅学效遗风,
乃知变化不可穷。岂知昔日居深宫,
嫔嫱左右如花红。
古时的杜宇鸟被称为望帝,死后化作杜鹃,变得如此微小。
它在树枝间跳跃、钻掘,掩藏在树木中,伺机而动,雌鸟跟随雄鸟。
它的羽毛惨黑,形象憔悴,其他鸟儿怎么可能尊敬它呢?
它的身形畏惧,不敢栖息在华丽的房屋中,短小的翅膀只愿在深丛中筑巢。
它用尖喙啄食腐木,快要秃了,饥饿得只能勉强找到一虫子。
谁说养雏不自哺,这话也足以让人愚昧。
它的叫声咽咽,像极了婴儿的哭声。
口渴得流血,声音急促,仿佛想向天空倾诉。
蜀地的人们听到后都站起来,至今还在学习效仿那种遗风,
才知道变化是无法穷尽的。难道不曾想过,它昔日居于深宫,
身边陪伴的妃嫔如花似锦。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生于公元712年,卒于770年,经历了安史之乱,作品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与人民苦难。
创作背景: 《杜鹃行》写于杜甫晚年,受时局影响,诗中表达了对杜鹃命运的同情,借古喻今,揭示了社会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常。
《杜鹃行》通过对杜鹃悲惨命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思考和对无奈的感慨。诗中通过描述杜鹃的微小与憔悴,展现了它从高贵的望帝到如今的无助的变化,深刻揭示了身份与地位的变迁。作者通过对杜鹃的细致描写,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使得杜鹃不仅是鸟,更是象征着那些因爱而受伤的人。诗中的杜鹃,虽有曾经的荣耀,却因悲剧而不得不接受现在的苦难,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悲哀。尤其是“似欲上诉于苍穹”的描写,更增添了作品的悲剧色彩。杜甫以此表达对现实的无奈与对命运的反思,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值得读者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杜鹃的悲惨命运,反映了人们对命运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对曾经辉煌却如今凋零的深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杜宇在古代被称为什么?
诗中杜鹃的羽毛是什么颜色的?
杜鹃的叫声与什么相似?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杜甫与李白的作品,杜甫更多关注现实与人民命运,而李白则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与理想,反映了两位诗人不同的艺术追求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