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1:27: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1:27:05
《稽山雪》
作者:陆游 〔宋代〕
高人采药来禹穴,
骨瘦巉然鬓眉白。
结茅分得野鹿场,
一夜北风三尺雪。
明朝过午势愈恶,
虎兕交迹人声绝。
虚窗纵横丛竹入,
幽涧荒寂孤松折。
冻吟孰窥袁安户,
僵卧秃尽苏武节。
人生饥寒固亦有,
养气不动真豪杰。
希名后世吾所耻,
姓字宁与身俱灭。
班马复生无自书,
我作此歌空激烈。
高人采药来到禹穴,
他骨瘦如柴,鬓发已白。
结茅小屋分得野鹿场,
一夜北风吹来三尺雪。
明天过午天气愈发恶劣,
虎豹的足迹交错,人声全无。
窗外竹林纵横,影子斑驳,
幽静的山涧荒凉,孤松折断。
谁在寒冷中吟唱,窥视袁安的门,
又有谁在苦中僵卧,耗尽苏武的节操。
人生虽有饥寒,但仍有豪杰,
能养气不动,才是真正的英雄。
追求名声于后世我所耻,
宁可让姓氏与身俱灭。
班马复生无自书,
我作此歌徒然激烈。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在政治上屡遭挫折,但在诗歌、散文及词方面成就斐然。陆游的诗歌多表现出对国家的忧虑、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的热爱,风格质朴而深刻。
《稽山雪》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国势衰弱之际,诗人身处寒冷的冬季,写下了对人生、自然和豪杰精神的思考,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
《稽山雪》是一首描绘冬雪景象和隐士生活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英雄气概的深刻思考。开篇通过“高人采药来禹穴”引入,既表现了隐士的生活,又暗示了对传统文化的追求。接下来的描绘中,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冬雪的严酷和孤寂,尤其是“虎兕交迹人声绝”一句,强化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呼应了人生态度的艰难。
在阐述人生的艰辛时,陆游提到“饥寒”这一生存状态,强调了即使在逆境中,依然要保持一种“养气不动”的豪杰精神。最后,他对追名逐利的态度表达了强烈的否定,认为“宁与身俱灭”,显示出一种对名声的轻视和对自我价值的坚持。整首诗在结构上层次分明,情感真挚,既有对景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陆游对生命和理想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探讨在逆境中保持豪杰气概的重要性,强调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同时表达对名声的轻视和对自我价值的坚持。
《稽山雪》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陆游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袁安”象征的是:
A. 忍耐与坚韧
B. 清白与正直
C. 追求名声
D. 富贵荣华
诗中“冻吟孰窥袁安户”想表达的是:
A. 冬天的寒冷
B. 诗人的孤独
C. 对理想的追求
D. 对现实的无奈
以上内容提供了对《稽山雪》的全面理解和分析,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