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5:37: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5:37:28
浣溪沙 春暮
作者: 徐思黯 〔清代〕
帐底金猊篆影浮。
起来晴色上帘钩。
玉龙鹦鹉唤梳头。
为喜新妆常对镜,
却怜残梦懒凭楼。
落红点点殢春愁。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的场景,诗人在帐篷底下看到金色的影子浮动。她起身时,阳光透过帘钩洒进来,玉龙和鹦鹉叫唤着她梳头。她因喜爱新妆而常常对镜子梳妆,但又怜惜那残余的春梦,懒得倚靠在楼台上。落花点点,带来对春天的愁苦。
作者介绍:徐思黯,清代诗人,性情温婉,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冷暖,以细腻的笔触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末,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眷恋与即将离去的惋惜,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春天带来的生机与美好即将结束,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情感冲突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徐思黯的《浣溪沙 春暮》运用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春天的末尾,诗的开头通过“帐底金猊篆影浮”展现了温暖的春日气息,恰如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珍视。随着“起来晴色上帘钩”的描写,诗人将读者带入一个明亮而生动的场景中,春日的光彩照耀着她的生活。
在接下来的“玉龙鹦鹉唤梳头”中,诗人通过动物的叫声表现出生活的活力,突显了她对新妆的喜爱与对美的追求。但紧接着“为喜新妆常对镜,却怜残梦懒凭楼”,这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感情:在享受生活的美好时,内心却又因时光流逝而感到惋惜。她难以忘怀那些曾经的美好瞬间,表现出一种对往昔的眷恋与无奈。
最后一句“落红点点殢春愁”用落花来象征春天的结束与心中的愁苦,细腻的情感与深邃的思考让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美感。整首诗通过对春日的描绘,折射出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展现了深刻的情感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春天的美好与即将逝去的忧伤,诗人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帐底金猊篆影浮”中“金猊”指的是什么?
A. 金色的狮子
B. 金色的花瓣
C. 一种乐器
诗中的“玉龙鹦鹉”主要象征什么?
A. 美丽与活力
B. 忧伤与失落
C. 过去的回忆
诗的最后一句“落红点点殢春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欢愉
B. 对春天即将结束的惋惜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