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12:27: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2:27:27
原文展示:
睡起中庭月未蹉。繁香随影上轻罗。多情肯放一春过。比似雪时犹带韵,不如梅处却缘多。酒边枕畔奈愁何。
白话文翻译:
我在睡梦中醒来,发现中庭的月亮还未西沉。浓郁的香气随影子飘上轻薄的罗帕。多情的人愿意让这一春天悄然流逝。比起那时雪落时的韵味,现在却不如梅花盛开时的情感丰富。酒边枕畔,我该如何解愁呢?
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梅”,梅花在中国文学中常常象征着坚韧与高洁。它在严冬中绽放,代表了不屈的精神和清雅的气质。同时,诗中提到的“雪时”则常常用来喻指美好的回忆或瞬间的美丽,反映出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元干,字文韬,号清虚,生于宋代,文学家、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闻名。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张元干生活的某个春夜,他在月下醒来,思绪纷飞,感受到春天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诗的情感基调反映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诗歌鉴赏:
这首《浣溪沙(咏木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美丽而富有诗意的春夜场景。诗人通过清晰的意象,展现了中庭月光下的宁静以及木香的芬芳,使人感受到一种悠然的氛围。然而,随着“多情肯放一春过”的出现,诗人逐渐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和对美好事物的无奈。尤其是“比似雪时犹带韵,不如梅处却缘多”,不仅是对比,更是诗人对生命中不同阶段情感的深刻反思。在这里,雪时的韵味虽美,却无法与梅花盛开的丰盈相抗衡,似乎暗示着生活中短暂的美好与持久的情感之间的差距。最后的“酒边枕畔奈愁何”则是一种无奈的叹息,表达出诗人在面对生活的愁苦时的无能为力,这种情感的共鸣让读者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对生命无常的感叹以及在愁苦中无奈的心境,反映出人对情感与时间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繁香”指的是什么?
A. 玫瑰的香气
B. 木香的芬芳
C. 梅花的香味
填空题:
“多情肯放一__过”,可以填入的词是__。
判断题:
诗中有提到“雪时”的韵味,正确吗?(是/否)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苏轼的《水调歌头》相对比,张元干的作品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与自然的描绘,而苏轼则更倾向于哲理性和壮阔的情感表达。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体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