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3:47: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3:47:38
已怪社愆期,尚喜巢如故。
过了清明未肯来,莫被春寒误。
常傍画檐飞,忽委空梁去。
忘却王家与谢家,别有衔泥处。
已经怪罪社雀的到期太晚,但仍然高兴它的巢依旧在。
已过了清明时节,它却还是不肯回来,莫要让春寒误了它。
常常在画檐边飞翔,忽然又落到空荡的梁上。
忘记了王家和谢家的巢,另有一个地方衔泥筑巢。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士俊,号天池,宋代著名诗人、词人及政治家。他的诗歌以清新典雅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社会人情。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写燕子的迟归,表达了对自然规律和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个人情感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这首《朝天子 其六 燕》通过燕子的归来与迟迟不归,表现了人们对春天的渴望和对自然变化的敏感。诗的开头,诗人对燕子未按时归来的怪责,反映了对自然规律的期待与无奈。燕子作为春天的使者,其归来象征着万物复苏和生命的延续。
接着,诗人描绘了燕子在屋檐下飞翔的场景,生动地展现了燕子灵动的形象。在“常傍画檐飞,忽委空梁去”一句中,通过对燕子飞翔的细腻描写,可以感受到春日的温暖与自由,同时也引发对燕子归宿的思考。最后一句“别有衔泥处”则暗示了燕子可能有其他的栖息地,象征着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与变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清新的语言,传达出一种怀旧与期待的情感,既有对燕子归来的盼望,也有对生活中变化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歌通过燕子的形象,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生活变迁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思考。
“已怪社愆期”中的“社”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清明”是指哪个节气?
诗人对燕子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