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好事近·月落画桥西》

时间: 2025-07-27 22:35:23

诗句

月落画桥西,花影柳阴相亚。

把住常娥问道,是谁家亭榭。

天边处士少微星,正在杏花下。

斜卓参旗一片,作草堂春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2:35:23

原文展示:

月落画桥西,花影柳阴相亚。
把住常娥问道,是谁家亭榭。
天边处士少微星,正在杏花下。
斜卓参旗一片,作草堂春夜。

白话文翻译:

月亮在画桥西边落下,花的影子和柳树的阴影交织在一起。
常娥停住脚步向我询问,是哪家亭子在那儿?
天边的隐士少微星,正坐在杏花树下。
斜着的桌子和参旗映射出一片,仿佛在春夜的草堂中。

注释:

  • 月落:月亮落下,指夜晚即将结束,清晨将至。
  • 画桥:指的是装饰精美的桥,象征优美的风景。
  • 常娥:传说中的月宫仙子,常被用来象征孤独与思念。
  • 亭榭:指的是亭子,通常是供人休息、观景的建筑。
  • 处士:隐士,指那些隐居不仕的人。
  • 少微星:指天边的一颗星星,象征着隐士的孤独。
  • 斜卓:斜放的桌子,描绘了一种悠闲的场景。
  • 参旗:古代祭祀或庆典用的旗帜。

典故解析:

  • 常娥: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常娥是后羿的妻子,因吞下不死药而奔月,常常与孤独和思念联系在一起。
  • 杏花:杏花常象征春天和美好的生活,也是诗歌中常用的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莘,南宋诗人,以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其作品多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复兴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月落和花影,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思考,体现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世的哲理思考。

诗歌鉴赏:

《好事近·月落画桥西》是一首典型的宋词,表现了诗人对夜景的细腻描写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开篇“月落画桥西”,描绘出一个宁静而优美的夜晚,月亮在画桥的西边慢慢落下,给人一种清幽的感觉。接下来的“花影柳阴相亚”,则通过花和柳的影子交错,渲染出一种柔和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而“把住常娥问道,是谁家亭榭”则引入了神话元素,常娥作为月宫的神女,带来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这句不仅延续了前面的意境,也使得诗歌有了更深的文化内涵,暗示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理想的向往。

后半部分“天边处士少微星,正在杏花下”中的“少微星”象征着隐士的孤独,而杏花则是春天的象征,结合在一起,表现出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最后一句“斜卓参旗一片,作草堂春夜”,则以斜放的桌子和飘扬的旗帜,营造出一种轻松而又富有诗意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安详。

整首词不仅在意境上给人以美的享受,更在情感上引发共鸣,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月落画桥西:描写了一个特定的时空背景,营造出夜晚逐渐结束的氛围。
  2. 花影柳阴相亚:花的影子和柳树的阴影交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丽的意境。
  3. 把住常娥问道:引入了神话人物常娥,增添了诗的文化深度。
  4. 是谁家亭榭: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 天边处士少微星:隐士如星般孤独,象征着对世俗的超脱。
  6. 正在杏花下:杏花是春天的象征,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7. 斜卓参旗一片:描绘出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场景。
  8. 作草堂春夜:将整个场景融入春夜的宁静,展示诗人内心的平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花影柳阴相亚”,通过比喻加强意象的表现力。
  • 拟人:常娥停住向诗人询问,赋予了神话人物以人性化的特征。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思考,反映出诗人对生命和宇宙的深邃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着孤独与思念。
  • 花影:象征着美好和生命的活力。
  • 柳阴:代表柔和与宁静。
  • 常娥:代表着对理想化人生活的向往。
  • 杏花:象征春天,代表着希望和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常娥”是指什么? A. 一位隐士
    B. 一位神话人物
    C. 一位诗人
    D. 一位皇后

  2. “月落画桥西”中的“画桥”意味着什么? A. 画作
    B. 精美的桥
    C. 画家的家
    D. 画的风景

  3. 此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A. 对权力的渴望
    B. 对自然和理想生活的追求
    C. 对历史的回顾
    D. 对美食的热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同样表现了对月亮的思考和孤独。
  • 杜甫《春望》:描绘春天的意象,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对比:

  • 王维《鸟鸣涧》与本词的意象相似,都强调自然的美与宁静。
  • 苏轼《水调歌头》:同样表达了对月亮的思考,但更多的是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参考资料:

  • 《宋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选读》
  • 《中国古代诗词发展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高秀才 贺殷游二舍人入翰林、江给事拜中丞 又听《霓裳羽衣曲》送陈君 哭刑部侍郎乔公诗 吴王挽词 其二 奉和武功学士舍人纪赠文懿大师净公 送秘阁朱员外知复州 奉和武功学士舍人纪赠文懿大师净公 又和 茱萸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知何许人 半瓶醋 众擎易举 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动中窾要 母字旁的字 百步穿杨 麥字旁的字 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诗刻 火燎 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染患 速率 禾字旁的字 入字旁的字 食字旁的字 箪食瓢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