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39: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39:46
海国已春深,十里梨云羃羃。
无奈风狂雨骤,惜飞花狼藉。
林纡路转不逢人,田水涓涓碧。
行尽溪山深处,有黄鹂留客。
海国的春天已经深了,十里之外的梨花如云般绽放。
可惜的是,狂风骤雨来袭,飞舞的花瓣四散狼藉。
山林曲折的小路上没有行人,田间的水流清澈碧绿。
走到溪山的深处,却有黄鹂在鸣叫,留住了我这位客人。
诗中提及的黄鹂,常与春天相联系,在古代诗词中,黄鹂的鸣叫被视为春意盎然的象征。诗人通过黄鹂的存在,传达出一种宁静的美感与对自然的深厚情感。
黄公渚(1874-1928),名炳,字叔华,号公渚,近代诗人,浙江人。他的诗风受到晚清及民国时期的影响,作品多表现山水、花鸟等自然题材,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此诗作于春季,诗人前往观赏梨花,却遭遇了狂风暴雨,描写了自然的美与无常。他通过描绘梨花的凋零和黄鹂的鸣叫,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好事近》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词作,展示了自然的美丽与变幻。开篇通过“海国已春深,十里梨云羃羃”展现出春天的生机,梨花如云般装点着大地,给人一种美好的视觉享受。然而,随后的“无奈风狂雨骤,惜飞花狼藉”则转入现实的残酷,狂风暴雨的来袭不仅打乱了春天的宁静,也摧残了花朵的美丽,仿佛在告诫人们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接着,诗人描绘了幽静的山林小路,意象从喧嚣转入宁静,体现出诗人心境的变化。“田水涓涓碧”描绘了田间水流的清澈,给人一种清新、恬淡的感觉。而最后一句“行尽溪山深处,有黄鹂留客”则传达出一种温暖与慰藉,黄鹂的鸣叫不仅是春天的声音,更是对孤独行旅者的一种陪伴。
整首词通过对比营造出一种强烈的对比,既有自然的美丽,也有生命的无常,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复杂情感,既有欣赏也有惋惜,体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与愁,表现了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慨。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的“海国”指的是哪里?
A. 内陆地区
B. 海边国家
C. 高山地区
“十里梨云”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A. 花开如云
B. 云雾缭绕
C. 大雨倾盆
诗中黄鹂的鸣叫给诗人带来了什么感受?
A. 孤独
B. 慰藉
C. 恐惧
通过与这些作品的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春天这一主题下的不同情感与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