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又听《霓裳羽衣曲》送陈君》

时间: 2025-07-28 21:18:09

诗句

清商一曲远人行,桃叶津头月正明。

此是开元太平曲,莫教偏作别离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21:18:09

原文展示:

又听《霓裳羽衣曲》送陈君 清商一曲远人行,桃叶津头月正明。 此是开元太平曲,莫教偏作别离声。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听了一曲《霓裳羽衣曲》,送别远行的陈君。在桃叶渡口,月光正明亮。这是开元盛世的太平乐曲,不要让它变成别离的哀声。

注释: 字词注释:

  • 清商:古代五音之一,指商调音乐,这里指《霓裳羽衣曲》。
  • 桃叶津:古代渡口名,位于今南京市秦淮河畔,因晋代王献之送别爱妾桃叶而得名。
  • 开元:唐玄宗的年号,代表唐朝的盛世。
  • 太平曲:指盛世时期的乐曲,象征和平与繁荣。

典故解析:

  • 《霓裳羽衣曲》:唐代宫廷乐曲,传说是唐玄宗根据梦中所见仙女舞姿创作的。
  • 桃叶津:典出王献之送别桃叶的故事,象征离别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916-991),字鼎臣,五代至宋初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婉约含蓄著称。此诗创作背景是在送别友人陈君时,借《霓裳羽衣曲》表达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太平盛世的怀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送别友人陈君的场合下创作的,诗人通过《霓裳羽衣曲》这一象征盛世和平的乐曲,寄托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太平盛世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霓裳羽衣曲》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乐曲,将送别的场景与开元盛世的太平景象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祝福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桃叶津头月正明”一句,以明亮的月光映衬离别的场景,增添了诗意的深远和情感的细腻。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徐铉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清商一曲远人行”:开篇即点明主题,通过《霓裳羽衣曲》这一乐曲,引出送别的场景。
  2. “桃叶津头月正明”:以桃叶津这一离别之地为背景,明亮的月光增添了离别的氛围。
  3. “此是开元太平曲”:强调《霓裳羽衣曲》是开元盛世的象征,寄托了对太平盛世的怀念。
  4. “莫教偏作别离声”:希望这首乐曲不要变成别离的哀声,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霓裳羽衣曲》比作开元盛世的太平曲,增强了乐曲的象征意义。
  • 拟人:“莫教偏作别离声”中的“偏作”赋予了乐曲以人的情感,使其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霓裳羽衣曲》这一乐曲,表达对友人的祝福和对过去太平盛世的怀念,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和平美好生活的期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霓裳羽衣曲》:象征盛世和平。
  • 桃叶津:象征离别之地。
  • 月正明:增添离别的氛围,同时也象征光明和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清商”指的是什么? A. 古代五音之一 B. 一种乐器 C. 一种舞蹈 答案:A

  2. “桃叶津”位于哪个城市? A. 南京 B. 北京 C. 杭州 答案:A

  3. 诗中的“开元太平曲”指的是什么? A. 《霓裳羽衣曲》 B. 《阳关三叠》 C. 《梅花三弄》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长恨歌》:同样涉及《霓裳羽衣曲》,表达对杨贵妃的怀念。
  • 王维《送别》:表达离别之情,与本诗的送别主题相近。

诗词对比:

  • 白居易《长恨歌》与徐铉此诗都涉及《霓裳羽衣曲》,但前者更多表达对杨贵妃的怀念和对宫廷生活的描绘,而徐铉此诗则更多表达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太平盛世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铉的全部诗作,可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唐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

相关查询

行香子 匡山旅舍 行香子 西陵月夜 行香子 行香子·净扫尘埃 行香子·庚午仲秋泛舟西湖,回首旧游,邈不可得 行香子 行香子 五台盘山路上 行香子 其一 行香子 雨后内九水纪游 行香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缴的词语有哪些 枉曲直凑 卤字旁的字 唆毒 搅肠痧 一本十利 首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一笑了之 立夏 韭字旁的字 方圆殊趣 三豕涉河 嘉藻 矛字旁的字 涌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