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0:28: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0:28:27
暮春对景书怀
作者:韦骧〔宋代〕
一番新雨洗楼台,何处红芳不烂开。
春色渐随流水去,薰风还入弄琴来。
梁巢戢戢鸣雏燕,林叶阴阴覆老梅。
遇景乘时须自适,江头每到日西回。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诗人对春日的感慨。诗人用新雨洗净了楼台,问哪里还有红花不在盛开。春色渐渐随着流水消逝,温暖的春风又带着琴声飘来。黄昏时,燕子在梁巢中鸣叫,老梅树在阴影下愈显苍老。面对美丽的景色,要及时享受当下,江边的美景总是伴随着西沉的夕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韦骧,宋代诗人,字惟清,号涧溪,生活于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描写山水田园与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末,诗人对春色的留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他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
《暮春对景书怀》是韦骧在暮春时节所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春天的美丽与生机,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感受。诗的开头一句“一番新雨洗楼台”便引入了春雨后的清新氛围,令人感受到春雨的滋润和万物复苏的生机。接下来的“何处红芳不烂开”则通过疑问句的形式,表达了满眼春色的丰富,似乎在询问哪里还有花不盛开,渗透出浓厚的春意。
随着诗意的展开,诗人感受到春色渐去,流逝的时间如流水般无情,而春风却又带来了琴声,暗示着音乐与自然的和谐共鸣。接下来的描写中,燕子和老梅的意象交替出现,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燕子的鸣叫象征着青春与活力,而老梅则寄托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结尾两句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及时享受生活的乐趣。这首诗不仅仅是对春天的描写,更是对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色的描写,传递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美好。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新雨”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消逝
B) 清新与生机
C) 春天的结束
“遇景乘时须自适”这句的意思是什么?
A) 要珍惜当下
B) 不必在意时间
C) 只在意未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