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郑少尹祭中岳寺北访萧居士越上方》

时间: 2025-07-12 19:45:37

诗句

肃寺祠灵境,寻真到隐居。

夤缘幽谷远,萧散白云馀。

晚节持僧律,他年著道书。

海边曾狎鸟,濠上正观鱼。

寂静求无相,淳和睹太初。

一峰绵岁月,万性任盈虚。

篱隔溪钟度,窗临涧木疏。

谢公怀旧壑,回驾复何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9:45:37

原文展示

肃寺祠灵境,寻真到隐居。
夤缘幽谷远,萧散白云馀。
晚节持僧律,他年著道书。
海边曾狎鸟,濠上正观鱼。
寂静求无相,淳和睹太初。
一峰绵岁月,万性任盈虚。
篱隔溪钟度,窗临涧木疏。
谢公怀旧壑,回驾复何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一个宁静的寺庙中寻求真理的情景。作者深入幽谷,远离尘世,感受到白云的清幽和萧条。即使在晚年,他依然遵循僧侣的规矩,期待将来能写出道理深刻的书籍。他在海边曾经与鸟儿嬉戏,在濠水上静静观鱼。作者在寂静中追求无相的境界,感受到淳朴和谐的太初之美。岁月如一座峰峦延绵,万物的性质则随盈虚而变化。篱笆隔着溪水的钟声,窗前的树木稀疏。谢公怀念旧日的山谷,回到故地又能如何呢?

注释

  • 肃寺:安静的寺庙。
  • 祠灵境:古代对隐居场所的称谓,这里意为神圣的境地。
  • 夤缘:慢慢地依靠着,形容到达幽谷的过程。
  • 白云馀:余下的白云,意指空灵与孤独。
  • 晚节:晚年的品德修养。
  • 僧律:僧侣的戒律。
  • 著道书:写出关于道理的书籍。
  • 淳和:纯朴和谐。
  • 太初:指宇宙初开时的状态,象征着原始的和谐美。
  • 谢公:谢安,东晋时期的名士,常被后人歌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皇甫冉,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为山水田园诗,展现出其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的诗作常常以清新淡雅的风格著称,体现出道教的思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皇甫冉寻访隐者的过程中,借此表达他对隐逸生活的憧憬与追求,反映出唐代士人对道家哲学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宁静的寺庙以及其周围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开篇以“肃寺祠灵境”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给人以沉静的心境。接着通过“夤缘幽谷远,萧散白云馀”展示了诗人寻求真理的过程,幽深的谷地和散落的白云映射出他内心的孤独和渴望。

诗中提到的“晚节持僧律”表达了诗人对道德修养的重视,尽管已是晚年,依然希望能有所作为。他在海边嬉戏的“狎鸟”、濠上观鱼的画面,生动地描绘了他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于生活的思考和领悟。

最后两句“谢公怀旧壑,回驾复何如”则引发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思考。尽管身处宁静的环境,内心的惆怅依然存在,诗人感慨于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更是一种对理想生活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肃寺祠灵境: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寺庙,暗示这里是寻求真理的地方。
  2. 寻真到隐居:表达诗人追寻真理的决心,选择隐居生活。
  3. 夤缘幽谷远:途中经过幽深的山谷,体现了远离喧嚣的孤独感。
  4. 萧散白云馀:白云的稀疏映衬了环境的清幽与诗人的心境。
  5. 晚节持僧律:即使在晚年,诗人依然遵循道德规范,体现出修行的决心。
  6. 他年著道书:展望未来,希望能写出有深度的作品。
  7. 海边曾狎鸟:回忆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展现了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8. 濠上正观鱼:观察鱼儿的宁静,体现了对生活的细腻感悟。
  9. 寂静求无相:在寂静中追求无相的境界,暗示着对无欲无求的向往。
  10. 淳和睹太初:享受纯粹和谐的自然状态,感受到宇宙的本源。
  11. 一峰绵岁月:岁月如山峰般绵延,表现出时间的流逝。
  12. 万性任盈虚:万物的性质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体现了对事物本质的思考。
  13. 篱隔溪钟度:篱笆和溪水的声音,营造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气息。
  14. 窗临涧木疏:窗外的景色清幽,表现出诗人生活的环境。
  15. 谢公怀旧壑:提到谢公,表达对过往的怀念。
  16. 回驾复何如:感慨时间的流逝,回到旧地又能如何,思考人生的意义。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使用了多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如“海边曾狎鸟,濠上正观鱼”。
  • 象征:白云、溪水等意象象征着宁静和自由,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 比喻:将岁月比作“峰”,形象地表达时间的永恒与流逝。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真理,强调隐逸生活的美好与对自然的向往。诗人通过对自然的细致描绘,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寺庙:象征着宗教信仰和精神追求。
  • 白云:象征着自由和恬静。
  • 溪水:象征着流动与时间。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在一起,构建出一个理想的隐逸生活场景,寓意着诗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晚节持僧律”意指什么?

    • A. 晚年持守道德
    • B. 年轻时的放荡
    • C. 不遵循道德
  2. “一峰绵岁月”中的“峰”意指:

    • A. 山峰
    • B. 岁月的沉积
    • C. 生命的高峰
  3. 诗中提到的“谢公”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 A. 谢安
    • B. 谢道韫
    • C. 谢家兄弟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王维《鹿柴》:同样以宁静的自然为主题,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两者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皇甫冉更多地反思人生哲理,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之美。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查询

潘丞相旧宅 忆山中友人 龙蛰二首 骄侈 绿鬓 嘉运 依韵和尚书再赠牡丹花 人事 览柳浑汀洲采白蘋之什,因成一章 惜牡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卝字旁的字 人望所归 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威风扫地 铁规 天良发现 靑字旁的字 嗳声叹气 沈酣 包含遐的成语 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斤字旁的字 郁郁不乐 西施舌 己字旁的字 包含僰的词语有哪些 士字旁的字 谋身 至知不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