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呈折子明丈十首》

时间: 2025-07-12 08:06:28

诗句

朝廷经略在中原,西北人才要讨论。

节传曾闻付吾属,潇湘可俾卧林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8:06:28

原文展示:

朝廷经略在中原,西北人才要讨论。节传曾闻付吾属,潇湘可俾卧林园。

白话文翻译:

朝廷的战略规划集中在中原地区,西北地区的人才问题需要深入讨论。曾经听说有节度使的职位传给了我们这一属,那么在潇湘之地可以让我安心隐居于林园之中。

注释:

  • 朝廷经略:指朝廷的战略规划和治理。
  • 中原:指中国古代的中原地区,即黄河中下游地区。
  • 西北人才:指西北地区的人才。
  • 节传:指节度使的职位传承。
  • 吾属:我们这一属,指作者及其同僚。
  • 潇湘:指湖南地区的潇水和湘水,泛指湖南地区。
  • 卧林园:指隐居于林园之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朝廷战略和人才问题的关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渴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关注朝廷对中原和西北地区的战略规划,以及对西北人才的重视时所作。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可能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个人经历有关。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洁明了,表达了作者对朝廷战略和人才问题的关注,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首句“朝廷经略在中原”直接点明了朝廷的战略重心,而“西北人才要讨论”则强调了西北地区人才的重要性。后两句“节传曾闻付吾属,潇湘可俾卧林园”则透露出作者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希望在潇湘之地安心隐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朝廷经略在中原:直接点明了朝廷的战略重心在中原地区。
  2. 西北人才要讨论:强调了西北地区人才的重要性,需要深入讨论。
  3. 节传曾闻付吾属:曾经听说有节度使的职位传给了我们这一属。
  4. 潇湘可俾卧林园:那么在潇湘之地可以让我安心隐居于林园之中。

修辞手法:

  • 对仗:首句和次句形成对仗,强调了朝廷战略和人才问题的重要性。
  • 比喻:“潇湘可俾卧林园”中的“卧林园”比喻隐居生活。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关注朝廷战略和人才问题,同时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作者传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中原:象征朝廷的战略重心。
  • 西北人才:象征人才的重要性。
  • 潇湘:象征隐居之地。
  • 卧林园:象征隐居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赵蕃 B. 苏轼 C. 杜甫 D. 李白

  2. 诗中提到的“潇湘”是指: A. 湖南地区 B. 湖北地区 C. 江苏地区 D. 浙江地区

  3. 诗中提到的“节传”是指: A. 节度使的职位传承 B. 节日的传统 C. 节日的传说 D. 节日的传递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赤壁赋》: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
  • 杜甫的《登高》: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

诗词对比:

  • 赵蕃的《呈折子明丈十首》与苏轼的《赤壁赋》: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但赵蕃的诗更侧重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赵蕃的诗作。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李宁卿 枕傍有杜集看其行役诸诗有感复书 大雨连昼夜不止 芙蓉道间二首 其一 远斋顷寄在湖日所作三诗舟中次韵 示梅山宁老二首 寄喻叔奇丈二首 与叔骥父子别后怅然怀之三首 用前韵寄明叔 次韵和答斯远见过书所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忘身忘家 糸字旁的字 二字旁的字 柴米油盐酱醋茶 庶民子来 表婶 六畜兴旺 歺字旁的字 疋字旁的字 唐捐 青风 奉常 驿路梅花 抓札 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