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李袁州绝句七首 其二》

时间: 2025-04-26 20:49:53

诗句

路从迫窄因山转,喜见临歧释子庵。

野茗柏香俱不恶,老松高竹更相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49:53

原文展示:

次韵李袁州绝句七首 其二 赵蕃 〔宋代〕 路从迫窄因山转,喜见临歧释子庵。 野茗柏香俱不恶,老松高竹更相参。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道路因山势而变得狭窄曲折,我欣喜地看到了分岔路口的僧人庵舍。野外的茶香和柏树的香气都不错,老松和高竹更是相互映衬。

注释: 字词注释:

  • 迫窄:狭窄。
  • 临歧:分岔路口。
  • 释子:僧人。
  • 庵:小寺庙。
  • 野茗:野外的茶。
  • 柏香:柏树的香气。
  • 不恶:不错,不坏。
  • 相参:相互映衬。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描绘自然景色和僧人庵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多写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风格清新自然。此诗是次韵李袁州的绝句,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僧人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是赵蕃在旅途中,经过山间小路,看到分岔路口的僧人庵舍,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僧人的宁静生活,因此写下这首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间小路、僧人庵舍和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路从迫窄因山转”一句,既描绘了山路的曲折狭窄,又暗示了人生的曲折和不易。“喜见临歧释子庵”则表达了诗人对僧人庵舍的喜爱,以及对僧人宁静生活的向往。后两句“野茗柏香俱不恶,老松高竹更相参”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路从迫窄因山转”:描绘山路的曲折狭窄,暗示人生的曲折和不易。
  • “喜见临歧释子庵”:表达对僧人庵舍的喜爱,以及对僧人宁静生活的向往。
  • “野茗柏香俱不恶”:描绘野外的茶香和柏树的香气,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 “老松高竹更相参”:描绘老松和高竹相互映衬,进一步强化对自然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老松高竹更相参”中的“相参”比喻老松和高竹相互映衬,形象生动。
  • 拟人:“喜见临歧释子庵”中的“喜见”赋予诗人情感,使诗句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对山间小路、僧人庵舍和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路:山间小路,象征人生的曲折和不易。
  • 庵:僧人庵舍,象征宁静生活。
  • 野茗:野外的茶,象征自然的美好。
  • 柏香:柏树的香气,象征自然的清新。
  • 老松:老松树,象征坚韧和长寿。
  • 高竹:高大的竹子,象征高洁和坚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临歧释子庵”中的“释子”指的是什么? A. 僧人 B. 道士 C. 隐士
  2. 诗中“野茗柏香俱不恶”中的“不恶”是什么意思? A. 不好 B. 不错 C. 不坏
  3. 诗中“老松高竹更相参”中的“相参”是什么意思? A. 相互比较 B. 相互映衬 C. 相互竞争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山居生活,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赵蕃的《次韵李袁州绝句七首 其二》都描绘自然景色,但王维的诗更多表达隐逸之情,而赵蕃的诗更多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赵蕃的诗作,可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了解宋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奉和圣制登蒲州逍遥楼应制 奉和圣制行次成皋途经先圣擒建德之所感而成诗应制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故右散骑常侍舒国公褚公挽词 赠司徒豆卢府君挽词 故高安大长公主挽词 经三泉路作 晓发方骞驿 边秋薄暮(一作出塞) 兴州出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盖棺事已 毋字旁的字 经文纬武 歹字旁的字 包含奇的成语 龙开头的成语 打肿脸充胖子 包含榆的词语有哪些 百无一堪 斗筲小器 鸟字旁的字 渊图远算 赤字旁的字 最启 青龙白虎同行 单人旁的字 包含伤的词语有哪些 黎母山 敲钉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