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用前韵寄明叔》

时间: 2025-04-26 21:42:35

诗句

须白底用悲,我十君二五。

亦莫问此身,寒暑堪几数。

别君春已夏,往往疏劳苦。

况说买江天,重听诵诗许。

君德故有基,层台繇累土。

不问鸱鸮诗,犹谓民或侮。

如我乃宜归,舍农即为圃。

永与世俗辞,君来当勿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2:35

原文展示:

用前韵寄明叔 赵蕃 〔宋代〕

须白底用悲,我十君二五。 亦莫问此身,寒暑堪几数。 别君春已夏,往往疏劳苦。 况说买江天,重听诵诗许。 君德故有基,层台繇累土。 不问鸱鸮诗,犹谓民或侮。 如我乃宜归,舍农即为圃。 永与世俗辞,君来当勿户。

白话文翻译:

何必因为白发而悲伤,我十岁你二十五岁。 也不要问这身体,能经受多少次寒暑交替。 自从春天分别,夏天已经到来,常常感到疏远和劳苦。 更不用说买下江天,再次聆听你诵读诗歌的承诺。 你的德行本就有基础,高台是由一层层土堆砌而成。 不问《鸱鸮》诗中的寓意,还以为人民可能会被轻视。 像我这样的人应该归隐,放弃农耕就去做园丁。 永远告别世俗,你来时不要敲门。

注释:

  • 须白底用悲:不必因为白发而悲伤。
  • 我十君二五:我十岁,你二十五岁,指年龄差距。
  • 寒暑堪几数:能经受多少次寒暑交替,指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
  • 买江天:比喻购买广阔的土地或权力。
  • 重听诵诗许:再次聆听你诵读诗歌的承诺。
  • 层台繇累土:高台是由一层层土堆砌而成,比喻德行的积累。
  • 鸱鸮诗:指《诗经》中的《鸱鸮》篇,寓意深刻。
  • 舍农即为圃:放弃农耕就去做园丁,指归隐生活。
  • 永与世俗辞:永远告别世俗。
  • 君来当勿户:你来时不要敲门,指欢迎朋友的方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此诗是赵蕃寄给友人明叔的作品,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世俗的超脱。

创作背景: 此诗是赵蕃在某个春夏交替之际,思念远方的朋友明叔,同时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的超然态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切思念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诗中,“须白底用悲”和“亦莫问此身”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淡然接受,而“别君春已夏”则流露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后文通过对德行积累的比喻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脱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诗人追求内心宁静和精神自由的普遍倾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须白底用悲”:诗人劝慰自己不必因白发而悲伤,体现了对生命无常的淡然接受。
  2. “我十君二五”:通过年龄的对比,强调了友情的持久和珍贵。
  3. “亦莫问此身”:不要过多关注这副身体,暗示了对物质生活的超然态度。
  4. “寒暑堪几数”:生命有限,能经受多少次寒暑交替,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5. “别君春已夏”:从春天分别到夏天,时间流逝,思念加深。
  6. “往往疏劳苦”:常常感到疏远和劳苦,表达了对友情的渴望。
  7. “况说买江天”:更不用说买下广阔的土地或权力,比喻对世俗权力的超然态度。
  8. “重听诵诗许”:再次聆听你诵读诗歌的承诺,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9. “君德故有基”:你的德行本就有基础,强调德行的积累。
  10. “层台繇累土”:高台是由一层层土堆砌而成,比喻德行的积累。
  11. “不问鸱鸮诗”:不问《鸱鸮》诗中的寓意,暗示对世俗的轻视。
  12. “犹谓民或侮”:还以为人民可能会被轻视,表达了对人民的关怀。
  13. “如我乃宜归”:像我这样的人应该归隐,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14. “舍农即为圃”:放弃农耕就去做园丁,指归隐生活。
  15. “永与世俗辞”:永远告别世俗,表达了对世俗的超脱。
  16. “君来当勿户”:你来时不要敲门,指欢迎朋友的方式。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层台繇累土”比喻德行的积累。
  • 对仗:如“须白底用悲”与“亦莫问此身”形成对仗。
  • 拟人:如“寒暑堪几数”将寒暑拟人化,表达时间的流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世俗的超脱,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生命无常的淡然接受、对友情的深切思念、对德行积累的比喻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和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意象分析:

  • “须白”:象征生命的衰老。
  • “寒暑”:象征时间的流逝。
  • “江天”:象征广阔的土地或权力。
  • “层台”:象征德行的积累。
  • “鸱鸮诗”:象征深刻的寓意。
  • “农”与“圃”:象征归隐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须白底用悲”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淡然 C. 愤怒
  2. “别君春已夏”中的“春已夏”暗示了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季节的变化 C. 友情的持久
  3. “层台繇累土”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4. 诗的最后一句“君来当勿户”表达了什么? A. 欢迎朋友的方式 B. 对友情的珍视 C. 对世俗的超脱

答案:1. B 2. A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世俗的超脱。
  • 王维《山居秋暝》:表达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赵蕃《用前韵寄明叔》与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两者都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世俗的超脱,但赵蕃的诗更侧重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赵蕃诗歌的时代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游 春燕 春宵 海棠花 寄题程序伯画山楼图 古石之歌 送苏尚书赴益州 秋社日崇让园宴得新字 扈从温泉奉和姚令公喜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毛字旁的字 鸷暴 来来去去 言字旁的字 忧形于色 溜之大吉 馬字旁的字 顾属 移军 苛止 人马平安 耳不离腮 弋字旁的字 包含素的成语 长结尾的成语 靑字旁的字 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众恶必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