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08:5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8:52:29
润絮依风飞复坠,还如人意冥沈。
彤云天末黯重阴。故园他日泪,沧海此时心。
何处车声来绮陌,城高不见遥浔。
秾春如梦费追寻。阑西红委地,遗魄为谁瘖。
轻柔的柳絮在风中飞舞,又随风飘落,正如人心般迷惘而沉重。
天边的红云被厚厚的阴云笼罩,显得暗淡无光。故乡的记忆让人泪流满面,而此时心中却如沧海般沉重。
哪里传来了车声,然而繁华的街陌却看不见远处的城市。
繁华的春天如梦一般难以追寻,西边的栏杆上红花凋零,遗留的灵魂又为谁而哀伤。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可以看作对“游子”情怀的普遍描绘。
作者介绍:
陈永正,现代诗人,作品常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多样,喜欢运用细腻的意象表现复杂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作于对故乡的思念之时,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与归属感的探索。生活在快节奏社会中的他,借古诗的方式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往昔的追忆。
《临江仙 其二》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古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意象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怀念。开篇的“润絮依风飞复坠”,既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也暗示了人心的飘荡不定,给人以柔和却又无奈的感觉。接着,彤云覆盖的重阴,将诗人的心情映射得更加沉重,似乎在诉说着对过往美好的缅怀。
诗中“故园他日泪,沧海此时心”一句,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心灵的孤寂。故乡的泪水与沧海的心情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和无奈。接下来的描写则用“何处车声来绮陌”引导读者思考现实与幻想的交织,繁华的城市却让人感到遥不可及,似乎在讽刺现代生活中的孤独与疏离。
最后,“阑西红委地,遗魄为谁瘖”将情感推向高潮,红花凋零象征着生命的逝去与无法挽回的遗憾,诗人用“遗魄”来指代自己内心的失落,深刻而感伤。整首诗通过层层意象的叠加,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的无奈与对美好过往的追忆,情感真挚而深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该诗使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如“润絮”比喻人心的轻浮和无奈,“彤云”拟人化为忧伤的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人对美好往昔的追忆与当下孤独的对比。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润絮”指的是什么?
A. 柳絮
B. 瓜果
C. 明月
答案:A
“故园他日泪,沧海此时心”中,“沧海”比喻了什么?
A. 快乐
B. 沉重的心情
C. 美好的回忆
答案:B
诗中提到的“阑西红委地”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哀伤
C. 希望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陈永正与李白的作品,两者都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但风格上,李白更显豪放,陈永正则细腻柔和,体现出不同的情感诉求。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