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2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28:25
原文展示:
生与毡裘并,衣同罽毯齐。引弓儿习体,击鼓地连脐。低草野迷北,惊群碛度西。中郎犹未返,休说海边羝。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生来与毡裘为伴,衣着与罽毯相同。引弓射箭是孩童的习性,击鼓声震大地。低矮的草丛遮蔽了北方,惊起的群鸟飞越西边的沙漠。中郎还未归来,不要再说海边的那只公羊。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岳珂,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边塞诗为主,反映了边疆生活的艰辛和对归乡的渴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疆生活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将士的同情和对归乡的渴望。诗中提到的“中郎”和“海边羝”都是典故,用以强化边疆生活的艰苦和将士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边疆生活的艰辛。首两句通过对毡裘和罽毯的描述,展现了边疆将士的日常生活。中间两句通过引弓和击鼓的动作,表现了边疆将士的军事训练和战斗状态。后两句通过低草和惊群的意象,进一步强化了边疆的荒凉和危险。最后两句通过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将士的同情和对归乡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中郎”指的是谁? A. 班超 B. 岳飞 C. 李白 D. 杜甫
“海边羝”在诗中比喻什么? A. 边疆的艰苦生活 B. 海边的美景 C. 边疆的军事训练 D. 边疆的荒凉
诗中通过哪些意象展现了边疆的荒凉和危险? A. 毡裘、罽毯 B. 引弓、击鼓 C. 低草、惊群 D. 中郎、海边羝
答案: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