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7: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7:39
白云庵四首
作者:逍遥子 〔宋代〕
洞底草蒲绿作坡,松根况有茯苓多。
自能饱饭太平日,不学式微歌浩歌。
这首诗描绘了洞底的草蒲青翠如坡,松树根部则生长着许多茯苓。自给自足,享受平静的生活,不必去学习那些流行的歌曲和豪放的歌声。
作者介绍:逍遥子,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恬淡闲适的生活态度。他的诗歌风格简练、清新,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超然。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逍遥子隐居的环境中,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许多文人追求隐逸生活,逃避政治纷争,诗中表现出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理念。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浮华的拒绝。诗的前两句以“草蒲”和“松根”描绘出一种清幽宁静的自然环境,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平静、美好生活的满足,反映出一种“知足常乐”的人生哲学。诗人选择不去追逐那些流行的、华丽的歌声,而是更愿意享受生活中的简单和真实,这种态度在宋代文人中非常普遍,显示了他们对于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自给自足的生活与精神的平和,反映出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草蒲”生长在哪里?
诗人更喜欢哪种生活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