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26:18
一发无崇冈,一掌无大陆。
美哉洵吉林,得地皆灌木。
木生太古阅世频,有若鼻祖见耳孙。
号为窝集钜细别,兹山绝特尤离群。
傍厓谁辟土囊口,巨灵前驱五丁后。
密荫翩疑鸾鹄停,缪枝瘦似蛟蛇走。
尔时霜气渲红青,倪黄小稿无能名。
又如拥涂万斿纛,灵威护辇良可徵。
清音上度迦陵鸟,遥光下发岱舆草。
脱叶罗疏讶雨花,马头乱点人争道。
虚翠沾衣不知处,檐卜优昙本无树。
两丸日月东复西,溟濛一气惟仙雾。
春秋八千孰推此,众香国拟无遮比。
不材木植何有乡,大海微沤能著几。
就中松塔多离奇,巍巍七级知谁为。
尽斫根柯求粟粒,落实弃材奚取斯。
出山共诧须眉清,袖中谡谡天风声。
佳境目食苦难写,龌龊空惭拾橡行。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26:18
一发无崇冈,一掌无大陆。美哉洵吉林,得地皆灌木。
木生太古阅世频,有若鼻祖见耳孙。号为窝集钜细别,兹山绝特尤离群。
傍厓谁辟土囊口,巨灵前驱五丁后。密荫翩疑鸾鹄停,缪枝瘦似蛟蛇走。
尔时霜气渲红青,倪黄小稿无能名。又如拥涂万斿纛,灵威护辇良可徵。
清音上度迦陵鸟,遥光下发岱舆草。脱叶罗疏讶雨花,马头乱点人争道。
虚翠沾衣不知处,檐卜优昙本无树。
两丸日月东复西,溟濛一气惟仙雾。
春秋八千孰推此,众香国拟无遮比。
不材木植何有乡,大海微沤能著几。
就中松塔多离奇,巍巍七级知谁为。
尽斫根柯求粟粒,落实弃材奚取斯。
出山共诧须眉清,袖中谡谡天风声。
佳境目食苦难写,龌龊空惭拾橡行。
这首诗描绘了吉林的自然风光,强调了这里的山川与树木的奇特之处。诗中提到,山没有崇高的冈峦,土地也没有广阔的平原,但吉林的美在于丰富的植被。树木如同古老的生灵,经历了世代的变迁,似乎是祖辈与后代的相见。窝集这个地方,与其他山川相比,独特而与众不同。
在山边,谁又开垦了这块土地?巨灵在前,五丁在后,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场景。密密的树荫,宛如凤凰停留,缠绕的枝条,似乎像蛇在游动。
当时霜气弥漫,红色与绿色交相辉映,黄昏的光影下,似乎无处可名。又如涂抹着万面旗帜,神灵的威严在护卫着车辇。清脆的鸟鸣传来,远处的草地在阳光下闪烁。
树叶脱落,雨花点滴,马头乱点,行人争道。虚无的翠色沾湿了衣襟,不知何处,屋檐下的优昙花竟然没有树木。
日月交替,东升西落,朦胧的气息中只有仙雾。春秋八千年,谁能推测其中的奥秘?众香国的美丽,似乎无人能比。
不成材的树木又有何乡土?大海微波荡漾,又能留下多少痕迹?
在这其中,松塔的形状奇特,巍峨的七级台阶,谁能知晓其背后的人?
尽管砍伐根枝求取谷物,最终落入弃材,又有何所求?
走出山外,大家都惊叹于清新的气息,袖中轻声传来天风的声音。
美妙的境地,眼前的食物难以描绘,污浊的心情让人羞愧于拾取橡果的行为。
刘纶(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自然景物描写和清新的风格著称。作品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深刻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在吉林地区游历时的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吉林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诗中不仅描绘了秀美的山川与茂密的树林,还融入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思考。刘纶通过对细节的把握,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尊重。诗中的意象丰富,层次分明,既有宏大的自然景观,又有细腻的人文情感,令人沉浸其中。
在修辞上,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使得自然景物具有人性化的特征。比如“密荫翩疑鸾鹄停”,将树荫比作停留的凤凰,既生动又富有诗意。整首诗在语言上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敏锐观察与深情厚谊。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吉林这一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人文情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