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20: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20:37
秦帝何多,劳民不暂闲。
关吞六国,临海望三山。
仙舸将风解,延舆载鲍还。
空令胸石阙,相对愧苍颜。
秦帝国有多少统治者,百姓却始终得不到片刻的安闲。
关隘吞没了六个国家,站在海边遥望三座山。
神仙的船只借风而行,延舆载着鲍叔牙归来。
只是让人空叹胸中有石阙,面对面看着自己苍白的面容而无奈。
谢肃,明代诗人,生活在明中期,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著称。他的诗歌多反映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怀,常常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个人情感与见解。
《过秦门》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时期,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现实的关注在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诗通过对秦国历史的回顾,反映了对权臣的批判与对民生的关切。
《过秦门》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对秦帝国及其统治的深刻思考。诗中“秦帝何多,劳民不暂闲”开篇即直指问题的核心,揭示了权力的集中对人民生活的压迫。这种强烈的对比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悲凉。接着,诗人提到“关吞六国”,将历史事件与个人情感结合,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无奈。
“仙舸将风解,延舆载鲍还”,此处通过典故引入,既展示了历史的辉煌,又暗示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无力。结尾的“空令胸石阙,相对愧苍颜”则是情感的升华,诗人以自我反省为结尾,表达了对历史的愧疚与无奈,令人深思。
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富有韵律,情感上充满了对历史的沉思与对现状的反思,展现出诗人对社会的深刻关怀与对历史的批判。
全诗围绕历史的反思与个人的无力感展开,通过对秦帝国的批判,表达了对百姓苦难的深切同情,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强烈不满与关怀。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秦帝”指的是哪个朝代的统治者?
填空题:诗中“关吞六国”指的是秦国通过_____统一了六个国家。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历史的无奈与对百姓的同情。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