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5: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5:45
春景 暗水流花径
日出习池游,晴檐水不收。
几回经草暗,一径带花流。
汩汩何从至,青青自欲浮。
但疑红雨涨,不似御沟愁。
静听鸣金谷,行迷失玉钩。
凌波罗袜润,大是断桥头。
清晨的阳光照耀着习池,我在水边游玩,晴朗的屋檐下水面似乎没能收起。几次经过草丛中幽暗的小路,一条小径上花瓣飘流。那涓涓细流从何而来,淡淡的绿水似乎想要漂浮而起。只疑是红色的雨水上涨,不像那御沟的愁苦。我静静地听着金谷的鸣声,行走间不知不觉迷失了方向。轻轻踏波而行,袜子湿润,这里正是断桥的尽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辰翁,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或许是刘辰翁在春日游览时的所见所感,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春景 暗水流花径》运用了细腻的描写手法,展现了春天的自然美景和内心的宁静感受。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个温暖的早晨,阳光洒在习池上,给人一种清新明亮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对小径和花流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水流的声音和青草的幽暗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自然的多样性。诗中提到的“红雨”和“御沟”则引发了对人生苦乐的反思,似乎在暗示着春天的美好与生活中的烦恼并存。最后几句以“行迷失玉钩”收尾,表现了在美景中迷失自我、沉浸于自然的心境,带有一种淡淡的惆怅之感。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自然的美感,又蕴含深刻的哲理,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悠然自得的心境与对生活的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习池”指的是哪种景象?
A. 水池
B. 山谷
C. 林间
“汩汩何从至”中的“汩汩”形容什么?
A. 鸟鸣
B. 水流声
C. 风声
诗中提到的“御沟”象征什么?
A. 自由
B. 权力与忧愁
C. 和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