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十七》

时间: 2025-05-07 09:43:53

诗句

山庐好,诗句北窗敲。

碧影参差慈竹室,朱栏掩映岁寒桥。

杨柳万丝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3:53

原文展示

山庐好,诗句北窗敲。
碧影参差慈竹室,
朱栏掩映岁寒桥。
杨柳万丝摇。

白话文翻译

这座山中的庐舍真好,窗前的北风轻轻敲打着诗句。
翠绿的影子在慈竹的房间中交错闪烁,
红色的栏杆掩映着寒冬中的桥。
垂柳的万丝在风中摇曳。

注释

  • 山庐:指山中的居所,形容环境优美。
  • 北窗:北方的窗户,可能暗示寒冷的气候。
  • 碧影:绿色的影子,指竹子影子的颜色。
  • 慈竹:形容竹子柔和、亲切的特性。
  • 朱栏:红色的栏杆,常用于古代建筑,具有装饰性。
  • 岁寒桥:指在寒冷季节中的桥,象征坚持与耐寒。
  • 杨柳万丝:形容杨柳的枝条繁多,摇曳生姿。

典故解析

“岁寒”出自《论语·子罕》,用于比喻在逆境中坚守的品格;“杨柳”在中国文化中常与春天、柔情相连,象征生命的再生和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燮,清代诗人,生于1640年,卒于1710年,擅长诗词,尤其以其山水诗闻名。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高燮隐居山水之间,反映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寄托了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赞美,表达了诗人追求宁静与和谐的生活理想。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山中庐舍的优美环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开篇“山庐好”,直接表达了对居所的赞美,接下来的“诗句北窗敲”,则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诗人沉浸于诗词创作中的愉悦与宁静。诗中提到的“碧影参差慈竹室”,则通过竹影的变化,营造出一种灵动的美感,仿佛在诉说着自然的生命力。而“朱栏掩映岁寒桥”,不仅描绘了景色的细腻,还暗含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杨柳万丝摇”,以生动形象的比喻,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柔美,给人以希望和温暖的感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庐好:开篇赞美山中的居所,简洁而有力。
  2. 诗句北窗敲:诗人以北窗的风声引入,暗示创作的氛围。
  3. 碧影参差慈竹室:竹影交错,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诗意的环境。
  4. 朱栏掩映岁寒桥:红色栏杆与寒冬桥的对比,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坚韧。
  5. 杨柳万丝摇:象征春天的来临,展现生命的活力与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杨柳万丝”比作生命的柔美,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使用“朱栏”和“岁寒桥”形成对比,增强诗句的韵律感。
  • 拟人:竹影和柳条的描写,赋予自然以生命和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对岁月流逝的哲思和对生命活力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庐:象征隐逸和安静的生活环境。
  • 碧影:表现自然景色的柔美与变化。
  • 朱栏:代表传统文化中的美学与温暖。
  • 杨柳: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岁寒桥”主要象征什么?

    • A. 春天的温暖
    • B. 坚韧与耐寒
    • C. 美好的回忆
    • D. 诗人的孤独
  2. 诗的开头“山庐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城市生活的厌倦
    • B. 对隐居生活的喜爱
    • C. 对自然的恐惧
    • D. 对时间的无奈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以山水景色为主题,表现出一种静谧的自然之美。
  • 李白的《庐山谣》:则更强调个人的情感与豪情,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高燮诗文研究》
  • 《古代山水诗的美学》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十七》。

相关查询

藏菜 次韵王钦臣秘监英殿井 故成都尹陆介扶挽词 送周思道朝议归守汉州三绝 寒食游南湖三首 其三 次韵孙推官朴见寄二首 闻京东有道人号贺郎中者唐人也其徒有识之者 自陈适齐戏题 西湖二咏 食鸡头 冬至雪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口衔天宪 舅老爷 构哄 风字旁的字 业字旁的字 包含鲛的词语有哪些 受益 金字旁的字 口齿伶俐 笃而论之 鹵字旁的字 衣绣夜行 三饥两饱 图为不轨 吞开头的成语 谷字旁的字 探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