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31: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31:33
望江南 其一
作者: 奭良 〔清代〕
天花调,何处响玲珑。
腰鼓碎敲彤点两,
鬓钗斜亸趁回风。
碧玉自然工。
夕阳下,归去数青铜。
衩手衔裙猜舞蝶,
按腔顾影瞥惊鸿。
儿婿特笼东。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场景,诗人通过音乐和舞蹈的元素,展现了生动的画面。乐声在何处响起,如同玲珑的音色。鼓声轻快地敲打着,舞者的发饰在微风中轻轻摇摆。夕阳西下,归家的人们如同青铜般静默。舞者手中轻持裙摆,仿佛在与舞蝶嬉戏,顾影自怜间,似乎惊动了飞鸿。诗的最后一行提到“儿婿特笼东”,暗示着家庭的温暖与团聚。
作者介绍:奭良,清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文,诗风清新自然,常融入音乐、舞蹈元素。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艺氛围,诗人通过对舞者和乐声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望江南 其一》是奭良的一首颇具韵味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生动的舞蹈场景。开篇的“天花调”就为整首诗定下了清丽的基调,仿佛乐声在耳边荡漾。接着,诗人用“腰鼓碎敲彤点两”描绘了鼓声与舞者的结合,生动地展现了舞者的活力和欢快的气氛。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碧玉自然工”,不仅是对舞者姿态的赞美,也暗含了对其高雅气质的认可。在夕阳的映照下,归家的身影如同青铜般安静,形成了与前面欢快场景的鲜明对比,展现了生活的多样性与深刻性。
最后的几句“儿婿特笼东”则引入了家庭的温暖,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美好景象,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既有欢快的节奏,又有淡淡的忧伤,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舞者的描写,展现了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情的热爱,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家庭和归属感的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天花调”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曲
B. 一种花朵
C. 一种舞蹈
诗中“腰鼓”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舞蹈
C. 一种服饰
诗中提到的“惊鸿”象征什么?
A. 一种鸟
B. 美丽的女性
C. 一种舞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