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05:28: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05:28:57
夜读传灯杂书六言八首 其六
作者:刘克庄
悠然东篱把菊,
登彼西山采薇。
重华去我已久,
神农没矣安归。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悠然自得的情怀。他在东篱把酒赏菊,享受着自然的宁静;又在西山上采摘薇菜,感受到自然的馈赠。然而,重华(指的是重华帝王)早已离去,神农(神农氏是传说中的农业始祖)也已不在,令人感到一种时光流逝、历史沧桑的惆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景庄,号梅溪,晚号天台山人,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书法家。他在诗歌创作中追求自然、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士人对安宁生活的追求。
刘克庄的这首《夜读传灯杂书六言八首 其六》以其清新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对过往的怀念。诗中“悠然东篱把菊,登彼西山采薇”勾勒出一幅田园诗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菊花的高洁与薇菜的平凡,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不同选择和态度。
接下来的“重华去我已久,神农没矣安归”则转向对历史的思考,诗人似乎在感慨历史的无情和个人的渺小。重华的离去与神农的消逝,说明了权力与荣耀终究是浮云,只有自然的宁静和内心的平和才是永恒的。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隐含着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思和高洁的人格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历史人物的兴衰,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东篱”指的是哪个地方?
“重华”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人采摘的“薇”代表了什么?
答案: 1. B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