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9:07: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9:07:02
过刘季孙
晁补之
刘侯岁覆春堤料,
居不曾闲须我劳。
未嫌清浊各有携,
匪报琼瑶以为好。
吏诃单绞自可更,
儿笑接罹从复倒。
为怜徒步此青袍,
重忆归来着黄帽。
官忙未向林野疏,
时清不废诗书傲。
梨花如雪许重寻,
秋实垂墙晚方到。
刘侯年年春堤的景象,我却从未闲暇,需要我来操劳。
并不在乎清浊的水,各自有各自的归宿,
也不是为了回报那美好的琼瑶。
官吏的责难我可以不在乎,
孩子的笑声让我心情愉悦。
我怜惜自己穿着这青袍,
时常回忆起归来时戴着的黄帽。
官府忙碌,未能远离山林,
在这个清晨也不废弃诗书的傲然。
梨花如雪,我愿重寻,
秋天的果实垂墙,晚些时候才会到来。
作者介绍:晁补之(约1050年-1120年),字公裕,号乐天,江苏常熟人,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创作,风格多样,尤其以豪放、清新见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诗人在官场中的日常生活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清闲生活的向往。
本诗通过对春堤景象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在诗中,作者提到自己并不在乎清浊,而是更关注内心的情感世界。诗中“未嫌清浊各有携”一句,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不同态度,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又有对现实的无奈和接受。通过对官场生活的描绘,作者流露出对繁忙生活的反思与批判,表现出对清闲诗书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在诗的后半部分得到了强化,尤其是“官忙未向林野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渴望和对官场生活的疲惫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以及对清闲生活和自然的向往,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的作者是?
“梨花如雪”中的“梨花”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