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22: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2:30
男子胸中正要奇,立谈能立太平基。君王玉钺无穷恨,千载茫茫谁复知。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男子心中渴望成就伟大事业的情怀,他希望能在谈论中建立起太平的基础。然而,君王手中的权力和恨意如同玉钺一般无尽,经过千年,谁又能知晓这一切的真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晚号鹿门隐士,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经历了国家的兴衰,诗作内容广泛,涉及历史、政治、生活等多个方面,风格激情豪放,充满忧国忧民之情。
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国势衰弱,外有金、元侵扰,内有权臣专权。他心系国家命运,常常在诗中抒发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政治的关注。
陆游的这首《读史四首 其三》通过一个男子的视角,传达了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当下社会的反思。诗中开头“男子胸中正要奇”,展现了男子心中对伟大理想的追求,似乎在呼唤一种能够改变时局的力量。然而,紧接着“立谈能立太平基”,则表明这种理想的实现并非易事,建立太平盛世需要更多的努力与智慧。
后半部分“君王玉钺无穷恨”,则转向对统治者的批判与反思,表明权力的无情与历史的宿命。统治者手中的权力如同玉钺,象征着权势和暴力,令人心生畏惧与惧怕。这种无尽的恨意不仅影响了当代的社会,也为后世留下了无数的悲剧。
最后一句“千载茫茫谁复知”则引发人们对历史的思考,历史的真相往往在时间的流逝中变得模糊,真实的故事被遗忘,只有在诗人的吟唱中,才得以一窥其真谛。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陆游对历史的深刻洞察,也表达了他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切感慨,展现出一种浓厚的忧国情怀。
整首诗围绕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展开,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突显了陆游作为爱国诗人的深切情怀。
诗中“男子”指代何人?
“君王玉钺无穷恨”中“玉钺”象征什么?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