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7:37: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7:37:43
原文展示:
银台门下见铜章,前后清朝共宠光。 意气古称燕慷慨,科名今此汉贤良。 山多黍稌知秋熟,县有弦歌爱日长。 十五年前同辈少,杏花阴里忆升堂。
白话文翻译:
在银台门下看到了你的铜印,你和前后的清朝官员都共享着荣耀。 自古以来,人们都说燕地的人意气风发,慷慨激昂,而你现在以科举之名,成为了汉地的贤良之士。 山中多有黍稌,预示着秋天的丰收,县里常有弦歌之声,让人喜爱这漫长的日子。 十五年前,同辈的人还很少,我在杏花树荫下回忆起我们一起升堂的情景。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湖广长沙人。他是明代中期的文坛领袖,诗文创作颇丰,风格清新自然,尤以诗见长。此诗是李东阳为送别赵良辅知宿松而作,表达了对赵良辅的赞赏和祝福。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具体年份不详。赵良辅可能是李东阳的朋友或同僚,被任命为宿松的知县。李东阳在诗中赞扬了赵良辅的才华和品德,并表达了对他的美好祝愿。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赵良辅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其才华和品德的认可。首联以官府的荣耀为背景,凸显了赵良辅的地位和成就。颔联通过对燕地和汉地的对比,强调了赵良辅的慷慨和贤良。颈联以自然景象为喻,预示了赵良辅在宿松的丰收和文化繁荣。尾联则通过回忆,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祝愿。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赵良辅的赞美和祝福。通过对赵良辅的才华和品德的认可,表达了对他的美好祝愿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银台门”指的是什么? A. 官府 B. 学校 C. 寺庙 D. 市场
诗中的“铜章”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权力 C. 身份 D. 智慧
诗中的“燕慷慨”指的是什么? A. 燕地的风景 B. 燕地的文化 C. 燕地的人 D. 燕地的历史
诗中的“汉贤良”指的是什么? A. 汉地的风景 B. 汉地的文化 C. 汉地的人 D. 汉地的历史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