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07:11: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7:11:32
月下笛 萧寺探梅
作者:陈洵(清代)
罢酒园亭,飞空素月,镜边闲客。
逡巡梦迹。翠羽啼春无极。
带风篁泉石自凄,小庭路钥幽径仄。
算何郎渐老,东风多事,旧情难觅。
当时俊赏,问蝶粉蜂黄,顿成疏隔。
佳期又晚,坐对依然携笛。
想银屏自温暖岁华,麝篝护被欢正忆。
怎教人,为说苍苔破屐浑耐得。
这首诗的意思是:
在月光下,我告别酒宴,走到园亭中,仰望着明亮的月亮,镜子边的闲适客人。
我徘徊在梦的痕迹中,春日的翠羽鸟无尽地啼叫。
微风吹拂着竹林和泉石,凄清的气氛中,小庭院的路口狭窄而幽静。
不禁感叹,昔日的少年已渐渐老去,东风吹来烦恼,旧情难寻。
曾经的美好时光,如今已成回忆,问询那蝴蝶、蜜蜂,竟然变得疏远。
佳期已晚,我依旧坐在这里,手中握着笛子。
想起那温暖的银屏岁月,麝香的篝火也在温暖着被子,欢愉的时光正萦绕在心头。
可怜的是,这苍苔和破屐,怎么能忍受这样的岁月变迁呢?
作者介绍:
陈洵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展现出清新脱俗的风格,常常结合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春天,诗人可能在某个宁静的夜晚,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感慨时光流逝,人与人之间的疏离。通过对月下笛声和梅花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和对旧情的惋惜。
这首诗在意象和情感的交织中,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之情。诗人以“月下”开篇,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的夜晚,月光洒落,清风徐来,令人神往。随后,通过对庭院、鸟鸣、春风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的氛围。然而,诗人在这种美好的自然景象中,却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旧情的难觅,反映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和珍惜。诗中的“苍苔破屐”更是将岁月的沧桑与人事的变迁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感到时光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自然的描绘,又有情感的流露,展示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夜晚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对旧情的惋惜,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歌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也揭示了人内心的孤独与追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飞空素月”描绘的是什么自然现象?
A. 细雨
B. 明亮的月光
C. 烈日
D. 黄昏
“旧情难觅”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
A. 期待
B. 怀念与惋惜
C. 恐惧
D. 喜悦
诗中提到的“苍苔破屐”象征着什么?
A. 新生活
B. 年轻
C. 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D. 快乐的回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