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22:14: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22:14:56
老而放颠,相逢又得,北来孝穆。回黄转绿。春在城南杜曲。问瑶光何时散花,听檀槽有人似玉。信天然丽质,瞥然得睹。慰此茕独。自怜阳五。尚游戏人间,意行无触。吴笺十幅。输与伊人空谷。笑虞山高哦绛云,诗成只有如是读。尽閒情,待续子夜曲。与君秉烛。
年老而仍然放荡不羁,偶然相逢,正好从北方归来,回头看那春天的颜色变得黄绿交错。春天在城南的杜曲中绽放。问瑶光何时散落花瓣,听那檀槽中有人仿佛如玉般的清音。相信天然的美丽,偶然瞥见,心中得到慰藉。自怜阳春五日,依然在尘世中游戏,意志却无所触动。十幅吴地的书信,寄给那在空谷中的伊人。笑看虞山巍峨,云彩如绛,诗成时只有这样读。尽情享受这闲情,期待续写子夜的曲子,与君共举烛光。
作者介绍:奭良,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春日,诗人可能经历了一段人生的沉浮,在与友人相聚时,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情的细腻观察。开头的“老而放颠”显得洒脱,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豁达态度。通过对春天的描写,如“回黄转绿”,诗人传达了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轮回。接下来的“问瑶光何时散花”,不仅是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也是对人生短暂的感叹。
诗中还提到“信天然丽质”,强调自然之美,诗人似乎在这一刻领悟到生活的真谛。在与友人共赏美景的同时,诗人用“与君秉烛”这一意象,传达出一种温暖和亲密的情感。整首诗在闲适的氛围中流露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体现了清代诗人特有的内心世界和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情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通过哪个意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老而放颠”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本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