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1:27: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1:27:42
百丈慵参老野狐,一只俄得小於菟。
眈眈肯听豺声怯,索索当令鼠辈无。
既与道人常并坐,何妨童子戏编须。
硬黄新染香如蜡,从此书堂不闭厨。
一只懒惰的野狐在百丈的高山上游荡,而我却得到了小虎斑猫。
它警觉地听着豺狼的叫声,令那些小老鼠再也不敢出现。
我常常和这个道士一起坐在一起,难得看到孩子们玩耍嬉戏。
这只猫刚染上了金黄色,散发着如蜡一样的香气,从此我的书房再也没有闭合的厨房。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虎斑猫与野狐的悠闲生活,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也暗示了道教文化中对自然与动物的尊重。
作者介绍:张镃,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作品多反映出对自然和动物的热爱,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点滴。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闲暇时创作,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以及对小动物的喜爱。
这首诗通过描绘虎斑猫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细腻观察与独特理解。开篇的“百丈慵参老野狐”,展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仿佛在述说自然界的宁静。接着,诗人以虎斑猫的警觉,反映了生命的敏感和脆弱,同时也暗示了猫与鼠之间的捕食关系,展现了自然界的残酷一面。
后两句则转向人与自然的和谐,诗人常与道人并坐,寓意着人类与自然的融合;而孩童嬉戏的画面则更显生活的生机与活力。最后一句“从此书堂不闭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强调了开放与自由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使得他的书房充盈着灵动的气息和生活的乐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生活的态度,体现了对生命的珍视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