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18:04: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8:04:28
和叔武逢梅二首
(作者:曾协)
愁中相对病中看,
喜愠都忘非意干。
从此定交形迹外,
只羞冰玉照人寒。
在忧愁中相对而坐,看着梅花,不禁生出病痛的感受;
欢喜与愤怒都忘却了,非我所愿的情感。
从今往后,我们的交情要超越外在的形迹,
只怕冰冷的玉石会映照出我的内心寒冷。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冰玉”在古诗中常用来形容人品高洁、内心冰冷,具有较强的象征意义。梅花则常被视为坚贞不屈的象征,尤其在寒冬中依然盛开,表达了诗人坚定的情感。
作者介绍: 曾协,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抒情,风格清新,注重自然与人情交融。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梅花盛开的季节,诗人因病与友人相对,触景生情,反映了他在忧愁中的思考与感悟,结合梅花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感受。首句“愁中相对病中看”直接引入了诗人的忧愁和身体的虚弱,给人以强烈的代入感。接下来的“喜愠都忘非意干”,则体现出一种对情感的无奈与超脱,诗人在病痛中反思自己,既有对生活的无奈,也有对人际关系的重新审视。
“从此定交形迹外”的表达,显示了诗人对真挚友谊的渴望,他希望与友人之间的交往能够超越表面的形式,深入到内心的交流。最后一句“只羞冰玉照人寒”,以冰玉作结,既是对自己内心寒冷的自省,也是对友人内心的映射,表现出一种对冷漠的自责与对温暖的渴求。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通过梅花的意象,诗人传达了对人情的思考与对生命的感悟,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梅花与友谊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孤独的自省与对真挚情谊的渴望,展现了生活的复杂与人情的冷暖。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的情感基调,让读者能够体会到诗人内心的深刻思考与情感波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冰玉”象征什么?
诗人希望与友人的交往能够超越什么?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借用梅花的意象,通过描写梅花的坚韧与美丽,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与曾协的诗相比,王安石的作品更为乐观,而曾协的诗则更多了一层内心的挣扎与对人情的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