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史侍郎游澹岩韵六首》

时间: 2025-04-26 19:39:21

诗句

我公得入如来室,心境常明不用磨。

好倚悬崖结趺座,任从来者问云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39:21

原文展示:

我公得入如来室,心境常明不用磨。
好倚悬崖结趺座,任从来者问云何。

白话文翻译:

我朋友能够进入如来之室,内心境界常常明亮,无需打磨。
他喜欢倚靠悬崖而坐,任凭后来者问他为何如此。

注释:

  • 我公:指“我”的朋友,带着尊敬的称呼。
  • 如来室:指“如来”的境界或悟道的地方。
  • 心境:指内心的状态和感受。
  • :磨练、打磨,这里指对心境的修炼。
  • 趺座:指坐定,尤其是打坐的姿势。
  • 任从来者问云何:随便让来的人询问他为何如此。

典故解析:

  • 如来:佛教中的一种称谓,意指佛陀,代表真实的智慧和境界。
  • 悬崖:象征着高远和超然的境界,意指在艰难困苦中保持心灵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协,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其作品常蕴含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游览澹岩之际,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心灵自由和自然之美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心灵境界的追求与思考。前两句描绘了一个高远的理想境界,暗示了获得智慧需要对内心的反省与磨砺。诗人在“如来室”中获得了心灵的明亮,而这种明亮并不需要外界的打磨,这显示出一种内在的自觉与修为。

后两句则通过“好倚悬崖结趺座”描绘了一个身处自然、心灵宁静的画面。这样的场景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壮丽,也传达了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最后一句“任从来者问云何”更是表现出一种洒脱与从容,仿佛无论外界如何询问,他都已然明了,心中自有一番清明的道理。

整首诗在思想上追求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语言上简洁明快,意象上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智慧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我公得入如来室”:表达了一种理想的状态,朋友达到了一个高深的境界。
    2. “心境常明不用磨”:说明内心的明亮与清晰是不需要外力磨练的。
    3. “好倚悬崖结趺座”:描绘了诗人喜欢在自然中修行的状态,表现出对自然的向往。
    4. “任从来者问云何”:表现出一种无所畏惧的洒脱,内心的坚定和明朗。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如来室”比作理想的境界。
    • 对仗:前后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传达了内心的明亮和对自然与智慧的向往,表现了一种超然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如来室:象征智慧的殿堂,代表了追求真理与心灵的境界。
  • 悬崖:象征高远的理想,超越世俗的纷扰。
  • 趺座:表示一种宁静的修行状态,强调与自然的融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如来室”指的是什么?
    • A. 一座寺庙
    • B. 理想的智慧境界
    • C. 一间房子
  2. 诗中提到的“趺座”是什么意思?
    • A. 行走
    • B. 坐定
    • C. 阅读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的诗中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哲理思考,与曾协的作品在表达理想境界上有相似之处,但王维更注重描绘自然景色,而曾协则更强调内心的修为与自由。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解析与赏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调笑令 调笑令 含笑花 调笑令 其八 采莲 调笑令 其四 调笑令 其三 调笑令 其二 调笑令 春词四首 其一 调笑令 调笑令 白门雨夕有怀亚子 调笑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以养伤身 龠字旁的字 单人旁的字 走更 鬥字旁的字 包含肖的词语有哪些 玉芙蓉 鬼哭粟飞 声势 其应如响 语惊四座 包含舞的词语有哪些 剔透 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子字旁的字 毋字旁的字 阃令 方刚血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