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22:39: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22:39:52
和崔大夫新广北楼登眺
作者:许浑 〔唐代〕
北望高楼夏亦寒,
山重水阔接长安。
修梁暗换丹楹小,
疏牖全开彩槛宽。
风卷浮云披睥睨,
露凉明月坠阑干。
庾公恋阙怀乡处,
目送归帆下远滩。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北楼上俯瞰长安的情景。即使是夏天,北望的高楼依然感到寒意,重重的山峦与广阔的水面连接着长安。修建的梁架在微暗的光线中显得更小,宽大的窗户透出一片明亮的景象。风卷动着浮云,月光清凉地洒落在栏杆上。庾公对长安的思恋在心中涌动,目送着归帆驶向遥远的滩涂。
作者介绍:
许浑,字子贞,号少华,唐代诗人,生平经历较少,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著称。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淡雅的笔调表达深邃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时代背景下,长安作为政治、文化中心,吸引了很多文人墨客。诗人在游览北楼时,借景抒情,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以北楼的景象为引,描绘了夏日的清晨,展现出一幅静谧而又富有层次的自然画面。诗中“北望高楼夏亦寒”一句,开篇便设置了一个清冷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接下来的“山重水阔接长安”,则通过对长安的描绘,体现出诗人对家乡的依恋之情。
诗中“修梁暗换丹楹小”,通过对建筑细节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而“疏牖全开彩槛宽”则展示出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随着“风卷浮云披睥睨”,诗人的视野变得开阔,似乎能够与自然融为一体。最后的“庾公恋阙怀乡处”,诗人寄情于自然的同时,不禁思念起故乡,目送归帆,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归属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北望高楼夏亦寒:即使在夏季,向北望高楼时依然感到寒意,表现出诗人的孤独感。
山重水阔接长安:重重山峦与广阔水面相接,描绘了长安的壮丽景色,传达出对家乡的思念。
修梁暗换丹楹小:修建的梁架在暗淡的光线中显得小巧,暗示着建筑的精致与典雅。
疏牖全开彩槛宽:窗户敞开,阳光透入,象征着希望与自由。
风卷浮云披睥睨:风吹动浮云,诗人目光投向远方,隐喻对未来的展望。
露凉明月坠阑干:清晨的露水和明亮的月光交织在栏杆上,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庾公恋阙怀乡处:庾公的思乡之情引发了诗人的共鸣,表现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目送归帆下远滩:目送归帆远去,象征着别离与思念,给人以淡淡的忧伤。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故乡的思念与自然景色的赞美,表达了人对故乡的眷恋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庾公”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北望高楼夏亦寒”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