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8:33: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8:33:10
临池余事得忠臣,
白刃林中不动身。
见义舍生安为己,
怀谖保位独何人。
英名在世长如日,
遗像于今凛若神。
一览精诚方自失,
羞将累句刻苍珉。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忠臣的追忆与赞美。在池边的闲暇时光,想起了那些忠诚的臣子。他们在刀光剑影中依然保持冷静,不轻易出手。面对义行,他们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而无私为国家考虑。谁能像他们那样,既能保全自己的名声,又能维护国家的利益呢?他们的英名如同太阳般照耀,映照至今,仿佛在神灵的庇佑下。在一瞬间的诚意之中,往往会失去真诚的本心,羞愧于将这些句子刻在石碑上。
诗中提到的忠臣,可能指的是历史上那些为国家、君主舍生取义的人物,如屈原、岳飞等。作者通过这些典故表达了对忠诚与正义的崇高敬仰。
韩维,字子瞻,号云峰,生于宋代,知名于文人圈。他的诗风常以清新、自然著称,擅长借景抒情,善于在平凡中见深意。
此诗是在韩维对忠臣的追思和对社会时局的反思下写成,表达了对正义和忠诚的向往,以及对当时社会中人心不古的忧虑。
韩维的这首诗以其深刻的主题和细腻的情感打动人心。首先,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示了忠臣的崇高品质,表达了作者对忠诚的推崇与敬仰。诗的前两句通过“白刃林中不动身”描绘出忠臣在危难中保持冷静的形象,体现了忠于国家、无私奉献的精神。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对比展示了忠诚与自私的冲突,忠臣为了见义而舍生,作者在这里提出了一个深刻的思考:如今有多少人能够与之相提并论?
在后半部分,诗人则通过“英名在世长如日”来展现忠臣的永恒影响。这句诗不仅强调了忠臣的英名在历史长河中的光辉,也隐含了对现实中忠诚者被忽视的无奈。最后两句则从个人情感出发,反思了人们对忠诚的理解与态度,表现了对当下社会道德沦丧的深切忧虑。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既有对忠臣的赞美,又有对社会现状的反思,展现了韩维作为诗人的深邃思想和高尚情怀。
整首诗表达了对忠诚与正义的崇敬,反映了对社会道德沦丧的忧虑,揭示了忠臣的伟大与无私。
诗中提到的“忠臣”主要指什么?
“白刃林中不动身”这句诗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与对忠诚的渴望,二者在情感上共鸣,却在表达方式上各具特色。杜甫的诗更加强调个人的悲伤,而韩维则突出忠臣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