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1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18:06
游峨眉十一首
——冯时行
绝岭人人到,空回亦大夸。
至人观实相,凡眼眩空花。
有障犹随牒,无心已出家。
普贤吾日月,归屐候晴霞。
这座绝高的山岭人人都能到达,但回去的时候却只是一场空的夸耀。真正的智者能见到事物的本质,而普通人的眼睛却只看到了虚幻的花朵。即使有障碍也依旧随身携带文书,没有心的人已然出家。普贤菩萨啊,愿我如日月般,归来时能候得那晴朗的霞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冯时行(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官员,工诗文,尤以山水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借景抒情,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游峨眉十一首》是冯时行游览峨眉山时所作,表达了他对高山的敬仰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峨眉山作为佛教圣地,富有宗教与文化意义,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和吟咏。
这首诗通过游览峨眉山的体验,探讨了人们在追求真理过程中的迷惑与觉悟。开篇提到“绝岭人人到”,说明这座山的高大与人们的向往,然而“空回亦大夸”则揭示了很多人即便到达了山顶,所得到的却只是空洞的自夸,这种反差引人深思。接下来,诗人转向“至人观实相”,强调真正的智者能够透视事物的本质,而普通人只能被表象迷惑,这种对比揭示了人性的局限。
“有障犹随牒,无心已出家”则表现了对修行的态度,即使面临障碍,仍然要坚持追寻内心的自由与解脱。最后一句“普贤吾日月,归屐候晴霞”不仅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也暗示了对自然美的渴望。整首诗透过游山的外在景象,折射出内心的哲理,展现了冯时行深邃的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游览峨眉山的经历,探讨了人生的追求与真实的智慧,传达出一种对超越世俗、追求真理与内心宁静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绝岭人人到”中的“绝岭”指的是什么?
诗中“至人观实相”意指什么?
“空花”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冯时行的《游峨眉十一首》与李白的《庐山谣》在主题上均涉及对高山的向往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但风格上,冯的诗更显细腻内敛,而李白则更为豪放奔放。两者都通过山水表达了对自然的崇敬与对人生的感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