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56: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56:53
百城何焦嶢,储清自太初。
静境超人寰,群仙之所居。
清都閟宝籙,宫阙函丹书。
真人拜玉庭,天帝手自除。
宝盖相参差,缥缈来空虚。
我欲从之游,兹山遂慵疏。
朝霞以为食,浮云以为车。
此意靡坚决,西望空欷嘘。
君今定不凡,买山自上茎下田畲。
上方切层霄,伊蹊百步余。
瑶草破雾收,青精凌雨锄。
往往逢迎间,松乔曳云裾。
为我语羡门,问讯今何如。
在这座百城云集的地方,清幽之地自古以来就被珍藏。这里的宁静超越了人间,仿佛是群仙的居所。清都里的宝藏秘笈,宫阙里珍藏着丹书。真人在玉庭中朝拜,天帝亲自赐予佛法。宝盖交错,缥缈的感觉如同虚无。我想要随之游玩,这山却让我感到懒散。朝霞作为我的食物,浮云则是我的车马。这样的念头并不坚定,向西远望不禁叹息。如今你定然非凡,买下山地,耕种田畴。那高处直刺云霄,路途却漫长百步。瑶草在雾中破土而出,青精如雨中锄耕。常常在松树间徘徊,随云而行。请告诉我,近来一切如何?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冯时行,字子昭,号镜湖,南宋时期的诗人。冯时行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思索。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南宋时期,作者在隐居之地写下此诗,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无奈。诗中通过描绘仙境,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逍遥自在生活的渴望。
这首诗以清幽的山水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的向往与思考。开篇即以“百城何焦嶢”引入,营造出一种繁华与喧嚣的对比,随后的“静境超人寰”则带出一种宁静的理想境界。诗中描绘的“群仙之所居”、“清都閟宝籙”等意象,展现了道教文化与超脱人世的理想。这种理想在“我欲从之游”中得到进一步强调,诗人渴望置身于这样的仙境,然而“兹山遂慵疏”又揭示了现实中的懒散与无奈。
整首诗在充满想象的同时,又掺杂着对现实的感慨,表现出一种矛盾的情感。诗的最后几句更是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拉得更开,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整首诗风格清新,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百城”象征什么?
“我欲从之游”中的“游”指的是什么?
诗人在最后希望得知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是对冯时行《张明远自持其所居萃胜亭记来求诗为赋三篇》的详细分析与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