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大庾山岭别友人》

时间: 2025-04-23 23:57:11

诗句

筼筜无子鸳雏饥,毛彩凋摧不得归。

谁念火云千嶂里,低身犹傍鹧鸪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3:57:11

原文展示:

筼筜无子鸳雏饥,毛彩凋摧不得归。谁念火云千嶂里,低身犹傍鹧鸪飞。

白话文翻译:

在筼筜湖上,鸳鸯没有幼鸟,饥饿得很;它们的羽毛凋零,无法归巢。谁来想到在千山万岭中的火云里,我低头依然伴随着鹧鸪飞翔。

注释:

  • 筼筜:指筼筜湖,位于南方,景色优美。
  • 鸳雏:指鸳鸯的幼鸟,象征着温暖、爱情。
  • 毛彩:指鸟类的羽毛,形容美丽的羽毛。
  • 火云:形容夕阳染红的云彩,代表美丽的自然景象。
  • 千嶂里:形容山峦重叠,壮丽的景色。
  • 鹧鸪:一种鸟,常常象征孤独和哀伤。

典故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之美与孤独之情的对比。鸳鸯常被视为忠贞不渝的象征,而无子则暗示着孤独与失落。诗中提到的火云与鹧鸪也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多次出现,常常与爱情、离别等主题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群玉,字宗元,唐代诗人。其诗风清新,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的某个时期,李群玉可能是在与友人别离之际,感受到对友人的思念与孤独,因而写下这首诗。

诗歌鉴赏:

《大庾山岭别友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首句通过鸳鸯与幼鸟的关系,传达出一种渴望与失落的情感,象征着友人的缺席带来的孤独感。接下来的“毛彩凋摧”则加深了这种孤独,画面中鸟儿的美丽因缺乏幼崽而显得更加凋敝,似乎在暗示着人际关系的脆弱与无常。

在“谁念火云千嶂里”一句中,火云与千嶂的结合,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但这壮丽的背后,诗人却感到无所依托,似乎在呼唤友人的存在。最后一句“低身犹傍鹧鸪飞”,更是突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在孤独中寻找慰藉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筼筜无子鸳雏饥:通过描绘鸳鸯的状态,暗示孤独与失落。
  2. 毛彩凋摧不得归:进一步强调孤独感,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3. 谁念火云千嶂里:引入自然景象,表现诗人在壮丽景色中的孤独。
  4. 低身犹傍鹧鸪飞:表达了即使孤独,诗人仍希望与友人相伴的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鸳鸯的无子象征着孤独。
  • 拟人:自然景象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 对仗: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友人的离别展开,表现了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与孤独感。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增强了情感的表达,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动与孤独的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鸳鸯:象征爱情与忠贞。
  • 幼鸟:象征希望与温暖。
  • 火云:象征壮丽与美好。
  • 鹧鸪:象征孤独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筼筜无子鸳雏饥”中“鸳雏”指的是什么? A. 鸳鸯的幼鸟
    B. 鹧鸪的幼鸟
    C. 其他鸟类

  2. “低身犹傍鹧鸪飞”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孤独与思念
    C. 愤怒

  3. 诗中提到的“火云”代表了什么? A. 烈火
    B. 夕阳下的美丽云彩
    C. 风暴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比较李群玉与王维的山水诗,王维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而李群玉则在自然中融入更多的人情与思念之感,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古风四首 其四 善渊 野庵分题 柳色 次韵陈春卿眇云轩 其一 童丱须知 其四 童丱须知 忠恕篇 童丱须知 梳妆八篇 其一 童丱须知 酒醴八篇 其四 采莲(延遍·寿乡词) 野庵分题 柳阴 永遇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赋结尾的成语 得失在人 枪结尾的成语 亡国之余 姻故 旁敲侧击 挈杅 母字旁的字 韦柳 坐看 兀字旁的字 皿字底的字 信笼 收园结果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老气横秋 片字旁的字 辵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