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西江月(十之二)》

时间: 2025-05-14 14:18:18

诗句

面目本来是道,阴阳造化成丹。

骑牛寻犊不知原。

真是三家村汉。

古圣立言设象,后人得象忘言。

且如乾画必三川。

舍此如何烹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4 14:18:18

原文展示:

西江月(十之二) 作者:夏元鼎 〔宋代〕

面目本来是道,阴阳造化成丹。 骑牛寻犊不知原。真是三家村汉。 古圣立言设象,后人得象忘言。 且如乾画必三川。舍此如何烹炼。

白话文翻译:

外表和本质都是道,阴阳变化炼成丹。 骑着牛寻找丢失的牛犊却不知其根源。真是个乡下人。 古代圣人设立言辞和象征,后人只得到了象征却忘记了言辞。 就像乾卦的画法必定是三道横线。舍弃这些如何炼丹呢?

注释:

  • 面目:外表和本质。
  • 道:指宇宙的根本原理。
  • 阴阳:中国哲学中的一对基本概念,代表宇宙间的两种对立而又统一的力量。
  • 造化:自然的变化和创造。
  • 丹:道教中指炼制的药物,常比喻为修炼的成果。
  • 骑牛寻犊:比喻做事不得要领,不知根本。
  • 三家村汉:指乡下人,缺乏见识的人。
  • 古圣:古代的圣人。
  • 立言设象:设立言辞和象征。
  • 得象忘言:只理解了表面的象征,而忘记了深层的含义。
  • 乾画必三川:乾卦的卦象由三条横线组成。
  • 烹炼:指炼丹的过程。

诗词背景: 夏元鼎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涉及道家思想和修炼之道。这首诗通过比喻和象征,探讨了道家修炼的本质和方法,强调了理解和实践的重要性。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比喻,传达了道家修炼的核心思想。首句“面目本来是道”直接点明了修炼的本质,即外表和内在都是道的体现。接下来的“阴阳造化成丹”进一步解释了修炼的过程,即通过阴阳的调和来炼成丹药。诗中的“骑牛寻犊不知原”和“真是三家村汉”讽刺了那些只知表面而不知根本的人。最后两句“古圣立言设象,后人得象忘言”和“且如乾画必三川。舍此如何烹炼”强调了理解和实践的重要性,指出只有深入理解古圣的言辞和象征,才能真正掌握修炼的方法。

诗词解析:

  • 首句“面目本来是道”直接点明了修炼的本质,即外表和内在都是道的体现。
  • “阴阳造化成丹”进一步解释了修炼的过程,即通过阴阳的调和来炼成丹药。
  • “骑牛寻犊不知原”和“真是三家村汉”讽刺了那些只知表面而不知根本的人。
  • “古圣立言设象,后人得象忘言”强调了理解和实践的重要性。
  • “且如乾画必三川。舍此如何烹炼”指出只有深入理解古圣的言辞和象征,才能真正掌握修炼的方法。

意象分析:

  • “面目”和“道”:代表外表和内在的统一。
  • “阴阳”和“造化”:代表自然的变化和创造。
  • “骑牛寻犊”:比喻做事不得要领,不知根本。
  • “三家村汉”:代表缺乏见识的人。
  • “乾画必三川”:代表理解和实践的重要性。

互动学习:

  1. 诗中的“骑牛寻犊”比喻什么? A. 做事得要领 B. 做事不得要领 C. 修炼的方法 答案:B

  2. 诗中的“乾画必三川”指的是什么? A. 乾卦的卦象 B. 修炼的方法 C. 古圣的言辞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道德经》:探讨道家思想的经典著作。
  • 《周易》:涉及阴阳和卦象的经典著作。

诗词对比:

  • 《道德经》中的“道可道,非常道”与本诗的“面目本来是道”有相似之处,都强调了道的本质。
  • 《周易》中的卦象与本诗的“乾画必三川”有相似之处,都涉及了象征和理解的重要性。

参考资料:

  • 《道德经》
  • 《周易》
  • 《宋诗选注》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 秋夜 浣溪沙 其六 美人春睡 浣溪沙(题美人画卷) 浣溪沙(赵景山席上用偶赋溪台和韵) 浣溪沙·题平园介寿图 浣溪沙 浣溪沙 顾默孙纳姬 浣溪沙 浣溪沙 其一 浣溪沙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打算盘 罩子 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己字旁的字 攀辕卧辙 憨状可掬 七捞八攘 龍字旁的字 头拳 用字旁的字 聚精会神 庭无留事 包含长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一字之师 阛阓 鬲字旁的字 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