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04:2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4:28:42
舍弟占归草堂检校聊示此诗
久客应吾道,相随独尔来。
孰知江路近,频为草堂回。
鹅鸭宜长数,柴荆莫浪开。
东林竹影薄,腊月更须栽。
这首诗表达了我对久居他乡的朋友的思念之情,虽然你是独自前来,但我知道你是因为我而来。谁能想到江边的路竟是如此近,常常会回到我的草堂。鹅和鸭应该在这里长久地生活,而柴荆却不要随意地开采。东林的竹影稀薄,腊月里更应当去栽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杜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他的诗作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关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舍弟占归草堂检校聊示此诗》创作于杜甫晚年,背景是他在战乱后寄居他乡,心中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朋友的关怀。杜甫在草堂中写作时,身边的环境和朋友的来访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环境的关心。诗的开头“久客应吾道”,直接表达了对友人到来的欢迎,展现了浓厚的人情味。接下来的两句“孰知江路近,频为草堂回”则通过对比,强调了朋友的到访是多么可贵和意外,江边的路看似遥远,实则近在咫尺,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渴望。
后面两句“鹅鸭宜长数,柴荆莫浪开”则是对自然生活的关切,诗人希望在草堂中能有生机勃勃的生活,同时也告诫朋友要珍惜眼前的生活,不要随意破坏环境。最后一句“东林竹影薄,腊月更须栽”则是对未来的展望,提醒人们在寒冷的腊月里也要继续耕耘、播种,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未来的希望。
整首诗在自然与人情之间找到了一种和谐的平衡,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热情,又融入了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杜甫作为诗人的深邃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自然的关怀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和对未来的期许。
杜甫的字是什么?
A. 子美
B. 俊采
C. 玉书
诗中提到的“鹅鸭”象征什么?
A. 生活的安定
B. 友谊的珍贵
C. 自然的美丽
“腊月更须栽”意味着什么?
A. 寒冷的冬天
B. 种植的必要性
C. 友人的到来
答案:1.A 2.A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