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15: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15:45
送王尊师(一作道士)
梦别一仙人,霞衣满鹤身。
旌幢天路晚,桃杏海山春。
种玉非求稔,烧金不为贫。
自怜头白早,难与葛洪亲。
梦中与一位仙人告别,他身穿霞光四溢的衣服,仿佛是一只白鹤。
傍晚时分,旌旗和幢幡在天路上摇曳,春天的桃花和杏花映衬着海山的美景。
种植玉石并不是为了追求丰收,烧金也不是为了摆脱贫困。
我只觉得白发早生,难以与葛洪这样的仙人相亲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卢纶,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诗风清新,擅长描写自然和表达个人情感。其诗作多呈现出淡淡的哀愁与对世事的看透。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送别朋友或同道中人时写成,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通过对仙人的描绘,表现了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梦境与仙人告别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头以“梦别一仙人”引入,梦境中的仙人象征着理想和超脱,诗人对与仙人的告别充满了惋惜之情。接着以“霞衣满鹤身”描绘仙人的神态,显得飘逸而不俗。后面的“旌幢天路晚”,营造出一种黄昏时分的宁静与壮丽,暗示着人生的渐行渐远。
在“种玉非求稔,烧金不为贫”中,诗人反思了追求物质财富的意义,强调追求精神世界的重要性。最后两句则是对自身境遇的感慨,白发早生使他愈加感到与理想的距离,无法与葛洪这样的仙人亲近。整首诗通过对比理想与现实,展现出深刻的哲理思考和人生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物质与精神价值的反思,突显出作者在追求不朽的道路上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仙人”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理想与超脱
C. 权力
“种玉非求稔”中的“玉”指的是什么?
A. 珍贵的物品
B. 追求虚幻的目标
C. 自然界的植物
诗的最后两句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对金钱的追求
B. 对理想境界的无奈
C. 对朋友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卢纶的《送王尊师》更注重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而李白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释放与诗酒相伴的洒脱。两者皆表现出唐代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但侧重点不同,风格各异。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