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00:14: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0:14:16
霜后纪园中草木十二绝
制芰亦不急,縕袍堪御冬。
从渠抱枝槁,摵摵鸣霜风。
这首诗描绘了霜后园中草木的景象,表达了在寒冷的冬季,人们对自然的感知与思考。诗人表示制做芰荷并不急躁,反而觉得穿上厚重的袍子可以抵御寒冬。即使是枯枝败叶,也在寒风中发出声音。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君复,号梅溪,晚号石湖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歌多描绘田园风光,表现自然的美丽与生活的闲适,常常带有哲理性思考。
此诗作于范成大晚年,时值寒冬,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使他感受到季节的变迁,表达了对冬季严酷气候的感知和对生命力的关注。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霜后园中草木的景象,展现了冬季的寒冷与生机的对比。诗人在寒冬中仍能保持从容的态度,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哲学。从“制芰亦不急,縕袍堪御冬”中可以看出,尽管外界环境恶劣,诗人仍能在心中保持一份宁静与安然,展现了超然物外的境界。而“从渠抱枝槁,摵摵鸣霜风”则体现了自然的声音与生命的顽强,尽管一切看似凋零,依然能在寒风中发出声音,暗示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整首诗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与人生态度的从容,寓意在于无论面对何种困境,内心的平和与对生命的热爱是最重要的。
诗中提到的“縕袍”指的是什么?
“摵摵鸣霜风”中的“鸣”字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诗人对冬天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