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汴州李相公勉人日喜春》

时间: 2025-05-07 11:31:31

诗句

年来日日春光好,今日春光好更新。

独献菜羹怜应节,

遍传金胜喜逢人。

烟添柳色看犹浅,鸟踏梅花落已频。

东閤此时闻一曲,翻令和者不胜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1:31:31

原文展示:

年来日日春光好,今日春光好更新。 独献菜羹怜应节,遍传金胜喜逢人。 烟添柳色看犹浅,鸟踏梅花落已频。 东閤此时闻一曲,翻令和者不胜春。

白话文翻译:

近年来每天都是春光灿烂,今天春光更是格外新鲜。 独自献上菜羹,因为怜惜这应节的习俗;到处传递金胜,因为喜欢与人相遇。 烟雾中柳色看起来还显得浅淡,鸟儿频繁地踏落梅花。 在东阁此刻听到一曲,反而让和唱的人难以承受春天的美好。

注释:

  • 金胜:古代妇女的头饰,这里指代美好的事物或喜庆的气氛。
  • 东閤:指东边的阁楼。
  • 翻令:反而使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叔伦(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他的诗多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自然,尤以山水田园诗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戴叔伦在汴州(今河南开封)与李勉共度人日(农历正月初七)时所作,表达了对春天的喜悦和对节日的庆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到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节日的喜悦。诗中“年来日日春光好,今日春光好更新”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春光不断更新的喜悦之情。随后的“独献菜羹怜应节,遍传金胜喜逢人”则通过具体的节日习俗,展现了诗人对传统节日的尊重和对人际交往的喜悦。最后两句“东閤此时闻一曲,翻令和者不胜春”则通过音乐的媒介,传达了春天美好到让人难以承受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年来日日春光好,今日春光好更新”:诗人表达了对春光不断更新的喜悦。
  2. “独献菜羹怜应节,遍传金胜喜逢人”:通过节日习俗,展现了诗人对传统的尊重和对人际交往的喜悦。
  3. “烟添柳色看犹浅,鸟踏梅花落已频”:细腻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色,通过“烟添柳色”和“鸟踏梅花”的意象,传达了春天的生机。
  4. “东閤此时闻一曲,翻令和者不胜春”:通过音乐的媒介,传达了春天美好到让人难以承受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拟人:如“鸟踏梅花落已频”,赋予鸟儿以人的行为,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年来日日春光好,今日春光好更新”,通过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春天的喜悦和节日的庆祝,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节日的喜悦。

意象分析:

  • 春光:象征着生机和希望。
  • 菜羹:代表着节日的传统习俗。
  • 金胜:象征着喜庆和美好。
  • 柳色:代表着春天的嫩绿和生机。
  • 梅花:象征着坚韧和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金胜”指的是什么? A. 古代妇女的头饰 B. 一种食物 C. 一种乐器 答案:A

  2.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忧郁 B. 喜悦 C. 愤怒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春天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戴叔伦的《和汴州李相公勉人日喜春》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以春天为背景,但戴诗表达的是喜悦和庆祝,而杜诗则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戴叔伦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其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文学的发展和戴叔伦的创作背景。

相关查询

自朔方还与郑式瞻崔称郑子周岑赞同会法云寺 华阴东泉同张处士诣藏律师兼简县内同官因寄 春晚赋得余花落 得起字。 秋晚溪中寄怀大理齐司直 登长城 赋应门照绿苔 天津桥南山中各题一句 兰陵僻居联句 与宣供奉携瘿尊归杏溪园联句 重阳夜集兰陵居与宣上人联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心胸狭隘 一身是胆 包含糈的词语有哪些 绷爬吊拷 鬥字旁的字 又字旁的字 格天彻地 各为其主 丿字旁的字 鼓字旁的字 青蒻 履险蹈难 寸字旁的字 谟烈 运理 包含溯的成语 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西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