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22:47: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22:47:19
宿雨乘轻屐,春寒著弊袍。
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
草际成棋局,林端举桔槔。
还持鹿皮几,日暮隐蓬蒿。
夜间的雨停了,我穿着轻便的木屐,感受到春天的寒意,披着破旧的袍子。田畦里开满了白色的水,柳树间红桃花悄然绽放。草地上布满了棋局的样子,林边高高挂起了桔槔(用于灌溉的工具)。我还拿着鹿皮的几(农具),日暮时分隐没在蓬蒿之中。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称“诗佛”,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画家。他的诗歌以山水田园诗著称,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感悟。王维的作品深受禅宗思想影响,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春园即事》创作于春季,诗人描绘了春寒时节的园田风光,反映出他在逆境中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感悟。作品中体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静与朴素。
《春园即事》通过对春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田园图景。诗的开头用“宿雨乘轻屐,春寒著弊袍”描绘了一个寒冷的早晨,诗人在雨后的清晨踏着轻便的木屐漫步,身披的破袍体现了生活的简朴。这一景象不仅展示了自然的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现状的接受与包容。
中间部分“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通过对田畦和花开的描绘,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白水与红桃的对比,既有视觉上的和谐美感,也透露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欣慰。
后面的“草际成棋局,林端举桔槔”则进一步扩展了景象,草地上的棋局象征着生活的多样性与变化,林边的桔槔则暗示了农耕生活的真实与艰辛。最后,“还持鹿皮几,日暮隐蓬蒿”则让人感受到一种隐逸的气息,诗人似乎已在这片自然中找到自己的归宿,日暮时分,隐没于蓬蒿之间,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同时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哲思。
整首诗歌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生活感悟,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同时隐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
王维的《春园即事》主要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景象?
诗中提到的“鹿皮几”是什么?
“日暮隐蓬蒿”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宿雨乘轻屐,春寒著弊袍。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草际成棋局,林端举桔槔。还持鹿皮几,日暮隐蓬蒿。 这首诗写春中田园景色,意境清丽淡远,然而又色彩鲜明,写景如画。诗歌流动着自然的美景和诗人安闲恬适的情怀,清新优美。田畦既分,白水流入畦垅之间,从远处望去,清水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着白光;在翠绿的柳树丛中夹杂着几树火红怒放的桃花。红桃绿柳,桔槔起落,畦开水流,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摆棋对局,凭几蓬蒿,其乐也融融。如画般的景象,似梦般的意境,一切都是那么清幽绮丽,赏心悦目。 此诗颔联“春寒著弊袍,间柳发红桃”写出了诗人眼中春雨微寒,桃红柳绿的春景。这里注意了冷色与暖色的对比映衬,并注意到亮度转换的巧妙处理,每句的意象虽单用一种色调,两句之间又有鲜明的反差,但是这样不同颜色的两组意象的并置投射在人的视觉“荧屏”上所呈现的是“一种互相作用的复合效果”,使意象色彩空间的构型更具张力。颈联“开畦分白水,林端举桔槔”写出诗人眼里的农人忙碌着在田间劳作(汲水往田里灌溉)的景象。这是人们的劳动生活场面,是真正的田园生活图景。后人对颈联两句评价甚高。这两联描绘了一幅梦幻般的田园风光图,生动形象地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在这首诗中,作者以具体形象的语言,描写出隐者的生活,写出了特定环境中的特有景象。但这种渲染之笔,很像一篇高士传,所写的还是理想中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