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0:3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0:37:53
寄方编修以愚并简徐大年
宋濂
方君足文史,二十即决科。
州县治文剧,史馆仍编摩。
须知轩冕荣,莫换山水癖。
钓清一川舟,揽翠千峰屐。
岂徒糜岁月,且复注春秋。
书法严衮斧,笺记分薰莸。
虽然落湖江,政自忆京辇。
雪尽马蹄乾,花簪貂帽浅。
十龄不能见,一旦忽奇逢。
楚泽蛟龙雨,秦淮雕鹗风。
红灯梦未残,明月家何处。
典衣沽酒别,蹈雪骑驴去。
匆匆千里意,沉沉三月馀。
可怜天边雁,不带山中书。
怀人隔秋水,题诗写山石。
若见徐徵君,须言共相忆。
方君你博学多才,二十岁就通过了科举考试。
在州县治理文事时,史馆仍在整理编纂。
你要知道世俗的荣华富贵,切莫替代对山水的热爱。
我钓鱼在清澈的河流上,踏着千峰的绿地。
岂只是浪费光阴,更要注重历史的记载。
书法如严峻的斧头,纸上记载着香草和菊花。
虽然我身处湖江,心中却依然怀念京城的车马。
雪融化后马蹄干净,花簪和貂皮帽显得轻盈。
十年未见你,今天忽然相逢。
楚泽的雨像蛟龙,秦淮的风似雕鹗。
红灯下的梦尚未消散,明月下的家何在?
典当衣物和酒水分别,踏雪骑驴而去。
匆匆的千里路程,沉重的三月多。
可怜天边的大雁,竟不带山中书信。
怀念朋友隔着秋水,题诗在山石上。
若见徐君,希望能相互怀念。
宋濂(1283年-1344年),字景蒙,号浩然,元代初期的诗人、散文家,兼任官职,文风清新,擅长诗词和散文。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思念,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本诗写于宋濂与朋友方君、徐君的交往过程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通过对山水的热爱和对历史的关注,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寄方编修以愚并简徐大年》是一首以友谊为主题的诗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切与思念。诗中开篇通过对方君才华的赞美,接着引入个人对山水的热爱,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了世俗荣华与自然之美之间的选择。诗人在描绘山水时,使用“钓清一川舟,揽翠千峰屐”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闲适、恬淡的生活状态,体现了他对自然的向往与珍视。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对友人的回忆,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珍惜相聚的感受。那种“十龄不能见,一旦忽奇逢”的突如其来,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人与人之间的珍贵情谊。同时,诗中“怀人隔秋水,题诗写山石”的意象,传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诗人虽身处他乡,却仍心系故人,情感真挚而动人。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与对人生的哲理思考,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关怀。
方君足文史,二十即决科。
讲述方君的才华与早年的成就,表达对他的赞美。
州县治文剧,史馆仍编摩。
描绘方君在地方治理中的表现,强调他在历史文献上的贡献。
须知轩冕荣,莫换山水癖。
提醒友人不要为了世俗的荣华而放弃对自然的热爱。
钓清一川舟,揽翠千峰屐。
描绘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画面,表达对山水的向往。
岂徒糜岁月,且复注春秋。
强调珍惜时光和注重历史的重要性。
书法严衮斧,笺记分薰莸。
形容书法的严谨与诗文的清雅,体现文化修养。
虽然落湖江,政自忆京辇。
虽身处偏远地带,仍对繁华都市怀有思念之情。
雪尽马蹄乾,花簪貂帽浅。
通过细节描写展现离别时的情景。
十龄不能见,一旦忽奇逢。
传达了重逢的惊喜与人生的无常。
楚泽蛟龙雨,秦淮雕鹗风。
使用地名与气象描写,暗示友情的广泛与深厚。
红灯梦未残,明月家何处。
表达对故乡与友人的思念。
典衣沽酒别,蹈雪骑驴去。
形容离别的场景与情感。
匆匆千里意,沉沉三月馀。
传达旅途的匆忙与思念的沉重。
可怜天边雁,不带山中书。
天边的大雁无法传递思念的书信,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怀人隔秋水,题诗写山石。
通过写诗的方式来表达对友人的怀念。
若见徐徵君,须言共相忆。
期盼与友人相见时能互诉相思。
整首诗围绕友谊与思念展开,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关心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通过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历史的关注,反映了作者的人生哲理与文化修养。
“方君足文史”中的“方君”指的是谁?
A. 诗人
B. 朋友
C. 官员
D. 学者
诗中提到的“钓清一川舟”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友人的思念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官场的厌倦
D. 对繁华生活的向往
“怀人隔秋水”中“秋水”象征什么?
A. 友谊的深厚
B. 距离与思念
C. 自然的景色
D. 生活的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