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咏齑》

时间: 2025-05-21 15:53:45

诗句

庾郎晚菘翡翠茸,金城土酥玉雪容。

如何俱堕瑶瓮中,却与醯鸡同闷宫。

金井银床水清泚,雪山冰谷盐轻脆。

秋风一月酿得成,字日受辛非麴生。

太学儒生朝复暮,茹冷啜寒那可度。

十年雪汁冻蔬肠,一夜饥雷听更鼓。

不如瓮头吏部瓮头醒,一逢受辛还一醒,毕卓与尔同死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5:53:45

原文展示

《咏齑》
作者:杨万里〔宋代〕

庾郎晚菘翡翠茸,
金城土酥玉雪容。
如何俱堕瑶瓮中,
却与醯鸡同闷宫。
金井银床水清泚,
雪山冰谷盐轻脆。
秋风一月酿得成,
字日受辛非麴生。
太学儒生朝复暮,
茹冷啜寒那可度。
十年雪汁冻蔬肠,
一夜饥雷听更鼓。
不如瓮头吏部瓮头醒,
一逢受辛还一醒,
毕卓与尔同死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美食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提到的“晚菘”和“醯鸡”,暗示了美味的食材,但这些美食却被放置在了瑶瓮之中,失去了应有的光彩。诗人对这种美味的无奈与对生活的感叹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美好事物被埋没的惋惜。诗的后半部分则提到了求学的艰辛,与饥饿感的对比,体现了生活的不易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注释

字词注释:

  • 庾郎:指庾信,诗人用来形容美味的晚菘。
  • 翡翠茸:形容食材色泽鲜艳,像翡翠一样。
  • 瑶瓮:比喻美好事物的埋藏之处。
  • 醯鸡:酱油鸡,形容一种常见的美味。
  • 金井银床:指的是精致的生活环境。
  • 受辛:受苦,艰辛的意思。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瓮头醒”,指的是一种酒,象征着生活的清醒与觉悟。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生活细腻的观察著称。他的诗常常融合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

创作背景:
《咏齑》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代。诗人在对美食的吟咏中,反映了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与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咏齑》通过对美食的描绘,折射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中开头的“庾郎晚菘翡翠茸”便生动地展现了一幅美食的画面,令人联想到丰盛的宴席。然而,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却指出这些美味的食材被埋没于瑶瓮之中,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无奈与惋惜。这种强烈的对比引发了人们对生活境遇的思考:即使拥有再好的条件,若无法被珍视,也难以体现其真正的价值。

在后面几句中,诗人通过“金井银床水清泚”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奢华与享受,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太学儒生朝复暮”的辛苦求学,展示了人生的另一面。饥饿和寒冷的对比,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体现了人们在追求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

诗的最后几句,诗人对“瓮头醒”的赞美,不仅是对美食的追求,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期望与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仅是咏叹美食,更是一种对人生哲理的深思,是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艰辛生活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诗的开头通过形象的比喻,描绘出对美味食材的赞美,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 “如何俱堕瑶瓮中”表达了对美好事物被埋没的遗憾。
  • 诗人在描绘绝美的环境时,使用了“金井银床”,暗示着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 “太学儒生朝复暮”的句子则转向对求学艰辛的感慨。
  • 最后几句则通过“瓮头醒”的意象,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庾郎晚菘”、“翡翠茸”等,通过生动的比喻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讽:通过美食的描写与求学的艰辛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生活的复杂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生活的反思,表达了人们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晚菘:象征着美味与丰盛。
  • 瑶瓮:代表了美好事物的埋藏与失落。
  • 醯鸡:常见的美食,象征着平民生活的朴实。
  • 金井银床:描绘奢华的生活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庾郎晚菘”主要指什么?
    A. 一种美味的蔬菜
    B. 一种美酒
    C. 一种诗歌形式
    D. 一种乐器

  2. 诗人通过“金井银床”来表现什么?
    A. 贫穷
    B. 奢华的生活
    C. 农田
    D. 战争

  3. “如何俱堕瑶瓮中”中的“瑶瓮”象征什么?
    A. 美好的事物被埋没
    B. 富贵的生活
    C. 学习的辛苦
    D. 乡村的宁静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同样描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 杜甫《春望》:反映了生活的艰辛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咏齑》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描绘了对美食的热爱,但杨万里更强调对生活的反思,而李白则更侧重于对豪放生活的追求。
  •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对美食的不同理解与表达方式,呈现出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
  2. 《杨万里诗选》
  3.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 鹧鸪天(和持国) 鹧鸪天·太华峰头十丈莲 鹧鸪天 鹧鸪天(寿吴倅·九月初七) 鹧鸪天 鹧鸪天 月夜江头漫步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 桃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幺字旁的字 穷根寻叶 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三撇旁的字 包含倔的词语有哪些 还元返本 一解不如一解 还迊 三框儿的字 故公 丶字旁的字 负薪之忧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镞的词语有哪些 河平 许赛 晤语 戈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