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15:25: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5:25:56
送赵民则少监提举二首 其一
汉庭近日少宗盟,
博选宗英副匠卿。
高帝子孙谁宿德,
翰林风月得先生。
又持一节湖南去,
政是三湘雁北征。
但使远民蒙福了,
早归词禁赋新莺。
这首诗描写了汉朝朝廷最近召开宗盟,广泛选拔宗亲英才担任副匠卿的情景。高祖的子孙中,谁能继承先德呢?只有翰林的风雅才能得益于你这位先生。你又带着一节去湖南,实际上是三湘的雁南征召。只要让远方的百姓都得到福泽,早日归来填词赋诗,迎接新的莺鸟。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婺源人,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写景抒情,作品以清新自然、内容丰富著称。他的诗风受到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的影响。
这首诗是在赵民则被任命为少监提举之际创作,反映了当时朝廷对新人的重视及对国家未来的期望。诗中表达了对赵民则的祝福和对他能为百姓带来福祉的期盼。
杨万里的《送赵民则少监提举二首 其一》展现了诗人对政治和人事的敏锐观察以及对新任官员的美好祝愿。诗中通过描写汉朝朝廷选拔人才的情景,体现出对才德兼备之人的渴望。开头两句以“汉庭近日少宗盟”,不仅交代了时间和背景,更展示了朝廷的重视和选拔的严谨。接着,诗人提出高祖子孙的德行问题,借此引出对赵民则的赞美,认为他能够继承先德,成为翰林风月中的一位杰出人物。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持一节湖南去”,表达了赵民则即将赴任的情景,同时也隐喻着对他在湖南施政的期待。最后两句“但使远民蒙福了,早归词禁赋新莺”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诗人希望赵民则能够为远方的百姓带来幸福,早日归来创作新的诗篇,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全诗表达了对新任官员赵民则的美好祝愿,期待他能够为百姓带来福祉,展现出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送赵民则少监提举二首 其一》是谁的作品?
诗中提到的“高帝”指的是谁?
“新莺”在诗中象征什么?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杨万里的诗更侧重于对新官员的期待与祝福,而杜甫则更多反映了国家动荡中的无奈与悲伤。两者在情感基调与主题上形成了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