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汴州乱二首》

时间: 2025-05-22 06:44:11

诗句

汴州城门朝不开,天狗堕地声如雷。

健儿争夸杀留后,

连屋累栋烧成灰。

诸侯咫尺不能救,孤士何者自兴哀。

母从子走者为谁,大夫夫人留后儿。

昨日乘车骑大马,

坐者起趋乘者下。

庙堂不肯用干戈,呜呼奈汝母子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6:44:11

汴州乱二首

原文展示

汴州城门朝不开,天狗堕地声如雷。
健儿争夸杀留后,连屋累栋烧成灰。
诸侯咫尺不能救,孤士何者自兴哀。
母从子走者为谁,大夫夫人留后儿。
昨日乘车骑大马,坐者起趋乘者下。
庙堂不肯用干戈,呜呼奈汝母子何。

白话文翻译

汴州城门早晨不开,天狗坠落的声音如雷鸣。
勇士们争相夸耀能够杀敌,连房屋、栋梁都烧成灰烬。
诸侯就在身边却无法相救,孤身奋战的人又有谁来哀悼?
母亲为了儿子逃走的是谁,大夫和夫人却留下了儿女。
昨日乘车骑马的人,坐着的站起来,骑着的下车。
朝廷不愿意用武力来解决问题,唉,你们母子又该如何呢?

注释

  • 天狗: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常常被用来象征灾难或凶兆。
  • 健儿:指勇敢的年轻人,这里特指参加战争的士兵。
  • 诸侯:古代分封制下的地方统治者。
  • 庙堂:指朝廷或官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愈(768年-824年),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属于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以散文、诗歌见长,作品风格雄浑有力,具有鲜明的个性。

创作背景

《汴州乱二首》创作于唐代的动荡时期,汴州(今河南开封)是当时的重要城市。该诗反映了战乱带来的苦难和对当权者的不满,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和对普通民众悲惨命运的同情。

诗歌鉴赏

《汴州乱二首》以汴州的战乱为背景,展现了韩愈对战争的深刻反思与对民众苦难的同情。全诗通过对比与对照,揭示了社会上层与底层之间的巨大鸿沟。诗中的“健儿争夸杀留后”与“母从子走者为谁”形成鲜明的对比,显示了战争中勇敢者和无辜者的悲惨命运。作者用“庙堂不肯用干戈”来批判当权者的无作为,表达了对社会的失望与愤怒。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形象鲜明,刻画了战乱中的人性。韩愈通过对战火的描绘,不仅展示了汴州的惨烈,也反映出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表达了一种呼唤正义与人道的强烈愿望。诗的末尾以“呜呼奈汝母子何”收尾,感情愈发沉重,令人心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汴州城门朝不开,天狗堕地声如雷。
    早晨的汴州城门紧闭,天狗的声音如雷鸣般响起,暗示着不祥的预兆。

  2. 健儿争夸杀留后,连屋累栋烧成灰。
    勇士们争先恐后地炫耀他们的战功,而连片的房屋和建筑都被战火焚烧成灰烬,展现了战争的惨烈。

  3. 诸侯咫尺不能救,孤士何者自兴哀。
    即使诸侯就在附近,却无法施以援救,孤独的士人又有谁来为他们的遭遇感到哀伤?

  4. 母从子走者为谁,大夫夫人留后儿。
    母亲为了保护儿子逃离,是为了谁呢?而大夫和夫人却选择留下他们的幼子,表现出不同阶层的冷漠。

  5. 昨日乘车骑大马,坐者起趋乘者下。
    昨日那些高高在上的人,今天却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身份,体现了社会地位的变化。

  6. 庙堂不肯用干戈,呜呼奈汝母子何。
    朝廷不愿意采取武力来解决问题,唉,你们母子又该如何自处?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乘车骑大马,坐者起趋乘者下”,形成鲜明的对比。
  • 夸张:如“声如雷”,加强了对天狗声音的恐怖感。
  • 设问:通过设问引发读者的思考,增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战争的反思和对无辜民众深切的同情,批判了当权者的不作为,呼吁对弱者的关注和帮助。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城门:象征着城市的安全和防御,城门不开暗示着危机的来临。
  • 天狗:象征灾难和不祥的预兆,强化了诗的悲剧氛围。
  • 母子:代表家庭和亲情,突显战争对家庭的破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汴州城门早晨不开,天狗的声音如何?

    • A) 如风
    • B) 如雷
    • C) 如水
  2. 诗中提到的“健儿”指的是谁?

    • A) 年轻的勇士
    • B) 老年人
    • C) 小孩
  3. “庙堂不肯用干戈”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战争的支持
    • B) 对当权者的不满
    • C) 对和平的渴望

答案

  1. B) 如雷
  2. A) 年轻的勇士
  3. B) 对当权者的不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兵车行》:同样反映战争带来的苦难。
  • 李白《侠客行》:表达对侠义精神和战乱时代的思考。

诗词对比

韩愈的《汴州乱二首》和杜甫的《兵车行》均反映了战乱对普通民众的影响,但韩愈更侧重于对当权者的批判,而杜甫则更加关注个体的苦难与流离失所。两者在风格上各有特点,展现了不同的社会关怀。

参考资料

  • 《韩愈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杜甫《兵车行》相关研究文章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谢人惠石笋 一等吟 春游五首 其二 观物吟 共城十吟·其五曰春郊寒食 女几祠 观五伯吟 太平吟 首尾吟 其一一四 寒夜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拼音shui的汉字全收录_shui的汉字详解 米字旁的字 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报告文学 骈肩迭迹 覆车之鉴 刀字旁的字 最好 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北门南牙 争结尾的成语 繍的简体字怎么写?繍字简体书写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楷书歌字笔顺详解_正确书写楷书歌字_汉字笔顺学习 四种 双笔字怎么写?双笔字的正确书写方法详解 圈牢养物 一点一横的字有哪些_一点一横汉字详解 渔阳鼙鼓 双人旁的字 包含悛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