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03: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3:02
宴桃源(乌江路中二首)
作者:王之道
黄叶声迟风歇。龛火夜寒明灭。
残月却多情,来照先生归辙。
清绝。清绝。透隙飞霜似雪。
秋天的黄叶在风中飘落,声音渐渐低沉,风也停止了。夜晚的火光在寒意中明灭不定。残月显得格外多情,照耀着先生归来的路轨。清冷而绝美,透过缝隙飞舞的霜雪仿佛如同白雪一般。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虽未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残月”与“归辙”的意象常见于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表现思乡之情和对过往的追忆。
作者介绍:
王之道,宋代诗人,其诗风多表现出清新脱俗的气质,擅长抒情与描绘自然景色。他的诗作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秋冬交替之际,诗人行走于乌江路,借景抒情,寄托了对归路的思考与对往事的追忆,反映出当时社会人们内心的孤独与对温暖的渴望。
《宴桃源》将秋冬的夜景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紧密结合,展现了一种清冷而又多情的氛围。开篇“黄叶声迟风歇”,描绘了秋天的宁静,黄叶在风中飘落的瞬间,给人以萧瑟之感,仿佛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接下来的“龛火夜寒明灭”,通过火光的闪烁,表现了寒冷夜晚的孤寂,火焰的摇曳不仅是物理的存在,也是情感的象征,似乎在诉说着某种温暖的渴望。
“残月却多情,来照先生归辙”,这句承接了前面的情感,残月的出现让人倍感孤独,但它的光芒却又是温柔的,照亮了归途,似乎在引导着诗人向前走。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
最后的“清绝。清绝。透隙飞霜似雪”,用“清绝”二字强调了诗歌的意境之美,透过缝隙飞舞的霜雪,仿佛是对冬日的预告,也象征着一种无尽的思念与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冬交替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展现了一种清冷而又深刻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黄叶声迟风歇”表现了什么样的季节气氛?
a) 春天的生机
b) 秋天的宁静
c) 夏天的热烈
答案:b) 秋天的宁静
“残月却多情”中的“多情”是指什么?
a) 月亮的光辉
b) 诗人的思念
c) 自然的变化
答案:b) 诗人的思念
诗中用“透隙飞霜似雪”主要想表达什么?
a) 诗人的欢愉
b) 冬季的到来与思绪的纷飞
c) 春天的希望
答案:b) 冬季的到来与思绪的纷飞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